Connect with us

觀點

何喜華:基層坐困境 憂難待排解

發佈於

【明報文章】特首李家超公布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並以「拼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可見發展經濟最終的目標仍以惠及民生、增添市民福祉為目標。施政報告中極大篇幅提出各項惠民措施,是近年較為罕見。若從點數計算,是次報告在民生方面實在表現不俗,惟各項措施規模甚小、成效難料,仍存極大改善空間,能否有效紓解基層困境仍屬未知之數。

房屋:增土地房屋供應 惟未加強短期支援

設組解劏房問題 應加快並立法規管

一如特首所言,房屋問題向來是施政重中之重,缺乏充足的土地供應,要改善住屋問題、增加工商業、社福等設施用地,似乎也是空談。施政報告預期直至2048年的30年期內,預計本港有逾7000多公頃土地供應,減去預計需求,可建立最少1000多公頃土地儲備,似乎談發展會更有「底氣」。倘若成事,本港中長期發展便不會再受土地掣肘;人均居住面積、居住環境水平便有條件提高。在中短期住屋措施方面,現時約有22萬人居住「劏房」單位,縱使扣除2萬過渡性房屋及3萬簡約公屋單位,估計仍有一定數目輪候公屋的劏房戶滯留於不適切居所,奈何當局無承諾將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現金津貼計劃恆常化,亦無承諾為輪候公屋滿3年的住戶繼續提供經濟支援,甚或將受助對象擴闊至非長者單身人士,實為可惜。

過去眾多團體亦要求當局回應中央政府的呼籲,就「告別劏房、籠屋」訂立時間表和路線圖。特首決議成立由副財政司長及房屋局長率領的工作組,要求在10個月內為「劏房」居住環境設定最低標準,務求在近11萬個劏房單位先找出劣質單位以作介入優次,取締環境惡劣居所。「最低標準」的定義,除建築物安全性(例如:有否石屎剝落、滲水、符合消防條例等)外,亦要考慮單位的宜居性和住戶負擔能力(例如:單位面積、人均居住面積、租金水平、衛生情况等)。當局日後應立法規管分間樓宇單位,確保房屋市場提供宜居居所,提升劏房單位質素。另外,工作組應與民共議,主動諮詢基層劏房戶意見,因他們最為熟悉和掌握劏房住戶需要,以助準確地定義劏房最低標準。

兒童:生育津貼聊勝於無 支援育兒措施待增

面對出生率連年下跌,報告提出多項鼓勵生育措施,包括:向每名初生嬰發放2萬元的獎勵金、提高與居所有關的稅項扣除最高限額、設立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優先編配公屋或資助房屋予有初生嬰兒的家庭等。眾所周知,本港育兒成本巨大,加上全方位的生活照顧,建議措施實在是杯水車薪,新增財政投入與實際育兒開支相距甚遠。生產非難事,養育才是難題,陪伴兒童成長需時,惟打工仔女長工時情况非常普遍,若缺乏家庭友善的工作安排,最終因新措施而決定生育的夫婦,相信寥寥無幾。

在房屋方面,近年公屋落成量大多側重小家庭,4人或以上的公營房屋並非主要供應單位。因房屋供應歷時數年,當局應以預估方式,盡量增加較大單位面積供應,縮短有兒童住戶的輪候時間,讓兒童有更充裕活動空間。

除了勞工、房屋、福利及稅務政策,當局亦應完善託兒及兒童照顧服務,並調升「社區保母」的獎勵金。雖然當局將服務名額,由目前約1000個倍增至2000個,令2萬名兒童受惠,惟仍與數萬幼童人口仍相距甚遠(2022年全港2歲以下兒童共11萬人,3至6歲兒童共21萬人)。當局應大幅增加服務名額,提供更專業培訓和延長服務時間,增加服務可達性及吸引力。此外,各項兒童照顧服務增加的服務名額亦見不足。例如: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雖推廣至全港,惟服務名額亦僅由約670個增加至近1200個、「幼兒中心家長津貼」亦由每月最多600元提高至1000元、在職家庭津貼中的兒童津貼金額增加,卻未有與住戶工時脫鈎。為此,當局應再增加津貼額和服務名額,減低家庭育兒成本,強化全社會對兒童成長和發展支援。

安老:社區安老改善微 赤貧照顧者乏津貼

因應人口老齡化,報告提及加強安老服務,其中一項新措施推行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將有助逾8.5萬名65歲或以上在廣東省定居的港人長者,日後醫療劵可使用的服務點可逐步增加。長遠而言,當局應與內地探討如何協助在內地定居的港人長者透過內地醫保計劃,處理住院及治療需要。除長者外,當局亦應研究如何協助其他在內地生活或活動的香港居民(例如:兒童、婦女等),善用內地醫療服務,毋須經常往返中港兩地覆診或接受醫療服務。

事實上,大部分長者選擇在港安老,惟施政報告未有討論如何縮短資助長者社區照顧服務的輪候時間,例如: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平均輪候時間長達7個月,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單位輪候長達3個月。對於近期接連發生長者在社區中安老所發生的悲劇,當局建議委聘「關愛隊」探訪或接觸獨老和雙老住戶,卻未有提及如何深化支援社區安老工作。社區安老是細水長流的社會工程,除了接觸長者外,更要深入且持續,針對長者身心靈需要作全方位支援;當局應多走一步,增撥資源招募社區人士擔任支援大使,強化社區照顧服務。在支援照顧者方面,報告提出多項支援照顧者措施,惟獨欠對最貧窮的照顧者(即正領取綜援及傷殘津貼的照顧者),仍未能申領恆常化後的照顧者津貼,為此,當局應針對上述赤貧照顧者提供津貼,制訂全盤照顧者政策,強化社區安老系統。

特首宣讀3個多小時的施政報告,洋洋灑灑3萬字描繪香港由治及興的藍圖。眾多施政措施,還要待落實後,才能令市民真正有獲得感、幸福感。特區政府未來仍須致力吸納市民意見,共同實現藍圖的願景。

作者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何喜華]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