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鄧鍵一:Podcast——純聲音的傳播

發佈於

【明報文章】Podcast不是新鮮事物,但說到Podcast作為一種受歡迎的媒介,卻是近5年的事情。如果在Google Trend搜索「Podcast」一字過去20年全世界的搜尋趨勢,它從2006至2016年的搜尋趨勢大致偏低平穩,2016至2020年明顯上升,最近3年是搜尋的高峰。在美國,搜尋趨勢則從2013年開始上升,2019年往後是高峰。

香港的搜尋趨勢比較有趣:它在2005年出現了不尋常的高峰,在Google Trend的計算下,把往後的搜尋趨勢都壓了下去。如果把搜尋趨勢的起點調校到2010年,也是自2017年開始漸進地上升,2020至2021年疫情期間達到高峰,往後雖然稍為回落,但可能由於疫情令人習慣了新的資訊接收方式,其搜尋趨勢也是明顯比過去多。

Podcast的出現,跟聲音數碼化,例如早期數碼電台的發展固然息息相關。但是它的普及,則與手提裝置、串流技術等躍進密不可分。而隨着技術發展,錄製Podcast愈來愈容易,也吸引了不同的個人及非傳媒機構在開設Podcast頻道。

「不正規」製作 容較大彈性

比較台灣等地方,香港的Podcast文化算不上很蓬勃,但有固定製作的個人或單位也不少。我並非研究Podcast的專家,但一年多前在機遇下,指導一位學生做畢業功課。他是Podcast聽眾,我們因此訪問了幾個來自不同單位、製作與公共事務相關內容的本地Podcast製作者,當中包括個體經營的Podcaster、民間組織、傳統新聞媒介,有一些值得分享的觀察。

首先,他們都強調Podcast是一種相對來說「不正規」的節目製作。這裏所謂「不正規」並非指他們不認真,而是Podcast容許他們在節目長度、主持與嘉賓時間分配等方面有較大彈性。而Podcast製作成本低也意味着他們每集節目取材不用太過計算地考慮受眾多寡,一些他們預計未必很吸引,但有社會或新聞價值的題目,也可以照樣製作。而且,一些串流平台的界面很方便聽眾回顧以前節目,說不定一些議題隨時間醞釀,人們會有興趣回顧之前的集數,了解來龍去脈。

第二,他們都提到,Podcast是一個平台讓他們發揮比較次要或未成熟的東西。這裏所謂「次要」,是回到主流新聞議題設定下,未必放在最當眼處,卻值得延伸討論的話題;又或者,一些剛冒起的議題,在議題設定的角度尚未足夠成為完整的新聞故事,Podcast則容許他們先邀請相關人士作初步闡釋、回應、分享。民間組織對Podcast也有類似的看法,有時一些事情觸及他們關心或倡議的議題,他們會希望盡快回應,或把握時間讓大眾了解事情多一點。撰文、影片則令人覺得比較沉重,需要十分嚴謹的準備工夫,難以機動地、輕巧地回應議題。

至於受訪的個體戶Podcaster,強調自己不是時事評論員,也不是意見領袖。聽眾喜歡他是來自日常的親切感。所以他強調日常生活的關聯性,例如有一集他分享自己買「兩餸飯」的心得,就獲得很多迴響;另外疫情期間,政府部門撲殺大批倉鼠,他形容是難得既有新聞性、同時擊中人們普遍同情心的話題。但比較兩者,始終是日常生活的關聯性比較重要。

「無畫面」有助請嘉賓、保產量

第三,雖然過去十幾年,影像成為了新聞製作幾乎必不可少的元素,連傳統電台製作節目,也會放置攝影機,同步直播節目或錄播部分片段放上社交平台,務求有畫面,但是我們的受訪者都紛紛指出,對他們來說「畫面」是過多的元素。一位新聞機構的Podcast編輯更指出,Podcast沒有畫面有助他們邀請嘉賓,畢竟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對出鏡有所顧慮。個體經營的Podcaster覺得,如果同時要兼顧聲音畫面的整體質素,會直接影響他的產量。偏偏,無論是平台的演算法,以及自己要維持聽眾的連繫,他都需要維持固定的高產量。

最後,關於畫面,他們都提到,製作Podcast就是希望大眾不需要花太多專注力去接收他們的資訊。如果Podcast有畫面(無論是多麼簡單的畫面),就等於要跟電視、YouTube爭奪大眾的專注力,那麼整個資源投入、節目內容的計算都不一樣。

當然,這裏的受訪者,只是放在香港的運作環境下的心得和分享。如果放到FT(《金融時報》)、BBC(英國廣播公司)等具規模的製作單位,它們無論資源、預計受眾、節目定位等考慮都不一樣。有趣的是,當我們回顧傳播技術發展,首先是文字,踏入電子化就是聲音(電台),往後發展就是在聲音的基礎逐步加添各種東西:加添影片、加添動畫、加添互動元素等等。但客觀現實是,受眾每日能夠調撥用來接收新聞資訊的專注力是有限的。與其在競爭劇烈的影像環境下,大灑資源爭奪大眾的專注力,科技發展又吸引了大家回到最簡單的資訊生產和接收。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鄧鍵一]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