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帆川:如何「偽造」新聞權威招搖撞騙?

發佈於

【明報文章】雖然很多人揚言新聞信不過,但在消化資訊的時候,還是傾向相信新聞多於其他消息來源。這個用戶習慣,如何被利用?

兩名分別來自美國西北大學梅迪爾新聞學院與明尼蘇達大學的學者,於2021年發表論文,探討新聞的定義。他們指出數碼年代之前的「新聞」由媒介定義,例如在電視新聞時段內看到的、在報章上讀到的,便是新聞。什麼才屬於新聞,由記者和編輯定義,簡單直接。

然而在社交媒體時代,「新聞」不再非黑即白,什麼內容都可以被當成是新聞,分別只在於新聞性的高低。例如長輩會告訴你,他在新聞上看火龍果的益處;但當你問他在哪裏看到那新聞時,他可能會指向一個內容農場網站或YouTube頻道。在他們眼裏,那就是新聞;不過在其他人眼裏,那些跟新聞完全沾不上邊。新聞由受眾去定義。

兩名教授續研究了1500多人對新聞的看法,發現新聞內容跟讀者的關聯性愈高,讀者就愈覺得那屬於新聞。例如一則講述年輕人抑鬱症趨勢的報道,年輕人比起長者更覺得那屬於新聞;惟當話題轉移至認知障礙症,長者比起年輕人更覺得那屬於新聞。

專家認為媒體應該擴闊「新聞」的覆蓋範圍,關注不同群體,除了出於關心社會的道德責任,也能帶來實際效果,吸引更多人收看跟自己息息相關的新聞。

這引伸另一個現象:如果新聞由受眾定義,那麼非新聞機構可否透過發布令讀者感同身受的內容,「偽造」出新聞的權威性,令人看胡吹亂謅的內容,都能產生收看6點半新聞的感受?

網上的投資內容氾濫,很多非傳統媒體和網紅每天在社交媒體、WhatsApp分享貼士,有時列舉成功故事,例如某某由普通打工仔,透過投資某產品提早退休,讓投資初哥代入。對部分人來說,這些頻道和網站的權威性高過《金融時報》,因為通俗易懂,而且能在「報道」裏看到自己的縮影。

很多人抗拒主流媒體,認為「新聞都好信?」,但對於權威的膜拜卻從來沒有改變,因此對於自吹自擂、「偽造」新聞權威性的不知名媒體深信不疑。

很多人擔憂新科技對人類的危害,惟大眾無法跟隨科技的步伐與時並進,可能才是問題的根源。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帆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