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外來人才來港子女 四成選官津中小學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積極吸納外來人才,經各類人才計劃逗留者的受養人可入讀官津學校、直資學校、私立或國際學校。教聯會及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9月調查326名赴港的非本地人才,75.8%表示會讓子女來港讀中小學,其中39.7%稱選擇讓子女讀政府資助中小學接受免費教育,其次是直資學校(見表)。有中小學校長均稱,在人口低位時增加生源對學界是好事。

料插班生趨多 議員倡緩合併

立法會議員鄧飛、尚海龍昨發布調查,他們認為隨着各類人才輸入計劃的深化推動,來港插班的學童將愈來愈多,認為本港學校收生不足或可紓緩,又建議教育局延緩對中小學合併重置的計劃,同時亦與相關政策局聯合做好更精準的學生人數估算。

調查亦問及讓在港就讀中學的子女報讀哪類課程,63.2%選擇讓子女讀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課程,遠高於讓子女讀國際文憑課程(IB)的13.8%。

校長:新來者中數佳 部分不諳粵語

屬津校的聖公會聖紀文小學校長馬俊江稱,每年取錄兩次插班生,於上學年尾的一輪,新來港學童申請明顯增加,約佔整體三至四成,部分父母藉專才計劃來港。他稱留意到學童中文、數學普遍能力較高,英文則相對不算高分。他稱不論背景均以相同準則取錄學生,惟部分新來港學童不諳廣東話,會考慮父母相關支援,而學校亦提供適當學習支援。馬俊江認為本港吸納人才同時學校增加生源是「雙贏」,建議教育局投入更多配套,如組織簡介會等,更主動協助人才子女選校。

倘知相關人數住區 收生「更好做」

天水圍直資中學萬鈞伯裘書院校長黃頴東說,今學年內地申請人顯著增加,不排除是「高才通」計劃或其他因素促成,惟該校剩餘學額不多,難悉數取錄,校方視乎申請人面試等表現擇優而錄。黃頴東又稱,本港正面對適齡學生人數結構性下跌,相信有新生源是好事,盼有助穩定學生人數,但以「高才通」計劃為例,學界不掌握相關人才攜子女來港入學的實際人數和居住地區,認為其他學校如了解相關資料,收生策略將「更好做」。

教育局稱,現時香港有足夠公營學位供合資格學童入讀,局方規劃學位供應時會全面考慮多項因素,包括統計處推算適齡兒童人口、跨境生、適齡新來港兒童、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及措施帶來的需求,以及學生流失如移居、轉讀私立或國際學校、前往海外或內地升學。局方稱,一直密切留意並定時檢視學額實際情况,從長遠規劃公營學校學位供應。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