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張利民:論香港的山泥傾瀉風險

發佈於

【明報文章】嚴重的山泥傾瀉已很久沒有在香港發生,令市民尤其年輕一代漸漸忘記山泥傾瀉風險。今年9月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引發多宗山泥傾瀉,喚醒市民香港山泥傾瀉風險依然存在。

其實,山泥傾瀉是香港過去最常見的天災之一。1972年,港島半山寶珊道及九龍秀茂坪在一日之間,分別發生兩宗極嚴重的山泥傾瀉災難,塌下的山泥掩蓋住宅及導致一幢12層高的大廈倒塌,合共138人死亡。直至土力工程處於1977年成立,專責處理斜坡安全問題,本港斜坡安全才得以逐漸改善。

自成立以來,土力工程處以風險為本的原則,有序鞏固不合標準的政府人造斜坡。至2010年,大多數高風險的政府人造斜坡(例如影響醫院、學校、多層建築物及主要道路的斜坡)已完成鞏固,令香港整體山泥傾瀉風險大大降低。土力工程處於2010年開展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把工作擴展至緩減天然山坡的山泥傾瀉風險,並繼續鞏固其他中等風險的人造斜坡。

斜坡安全有進步 惟不能自滿

本港對上一次發生嚴重山泥傾瀉,是在2008年6月7日。當日天文台總部錄得的總雨量約為300毫米,有約360宗山泥傾瀉報告,導致唯一通往機場的北大嶼山公路一度封閉約16小時,通往大澳的陸路交通更需約兩周才能恢復。本港廣泛地區遭受破壞,在屯門舊咖啡灣發生的山泥傾瀉更導致兩人身亡。

今次9月初的暴雨,天文台總部曾錄得約158毫米的一小時雨量,打破1884年天文台開台以來的紀錄。另外,天文台總部錄得的24小時最高雨量亦超過600毫米,而港島部分地區更錄得24小時最高雨量超過800毫米,大約是全年香港平均總雨量的三分之一。

對比2008年6月,今次暴雨實在是更為嚴重和極端,惟這次只有約190宗山泥傾瀉報告,導致一些非主要道路需封閉一至兩日,以及令石澳陸路交通中斷了約兩天。大部分市民的生活於一兩日內已回復正常,事故亦沒有造成任何人命傷亡。由此可見,本港斜坡安全比2008年時已有不少進步,但我們不能自滿。

風險無法完全消除 單靠政府力量肯定不夠

極端天氣近年在世界各地觸發大型山泥傾瀉,造成嚴重破壞及人命傷亡。事實上,在世界各地受山泥傾瀉影響的地區當中,香港已是最低山泥傾瀉風險的地區之一。話雖如此,香港山多平地少,城市發展非常靠近山坡,而且夏季時有暴雨,加上氣候變化會帶來極端天氣,引發更頻繁和更強暴雨,本港山泥傾瀉風險永遠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政府仍必須在未來繼續投放資源於斜坡安全工作,盡量減低山泥傾瀉對市民的影響。

然而,全港的登記人造斜坡多達6萬個,當中約三分之一為私人斜坡,單靠政府的力量去處理山泥傾瀉風險,肯定不足夠。私人業主必須定期維修自己負責的斜坡,尤其不能進行未經批准的土地平整工程或各類違規僭建。這次暴雨引發的山泥傾瀉,揭露有個別私人業主在斜坡上進行違規僭建工程。這些工程不但違法,更可能會影響周邊斜坡的穩定性及引致樓宇結構安全問題,亦帶來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風險。

由於氣候變化帶來極端暴雨,加上不少道路和樓宇都是依山而建,本港山泥傾瀉風險亦必定會隨之增加。除了政府和私人業主要繼續努力維護斜坡安全之外,廣大市民亦需居安思危,在山泥傾瀉警告生效或暴雨期間,應該遠離斜坡。倘發生山泥傾瀉,市民應配合政府的緊急行動。

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主任、講座教授兼岩土工程離心機實驗所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張利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