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蔡秀青:從(非)《健全的社會》看施政報告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不健全的社會,會否令我們目盲?

月前筆者在預備施政報告建議書內容,同時在尋找一本名為《健全的社會》的書(Erich Fromm弗羅姆著)。問了數間書店和出版社都找不到,然後又在網上搜尋,仍不似有繁體字版本。最終只有在中央圖書館看見1988年和1994年的版本,還要不能借出,因此花了一整個下午在館內閱讀。

在大小書店和出版社都未找到《健全的社會》,未知是否因為題目太不吸引,抑或是一種自我放棄,或是「不健全」與「健全」差距太遠,還是不相信朝向理解「健全社會」是怎樣的?或許現在已健全得不需此類書籍?可能更是在非健全社會裏生存、讀《健全的社會》,是可以令人失落的。

一開始我是閱讀了弗羅姆其他書籍,而想對他的想法和解釋有更深入理解;見到其著作《健全的社會》,便很自然聯想到應該作為當時在籌備施政報告建議書的基礎和主要脈絡。以此為出發點,主因是我看見現時社會與個人認為的「健全社會」存在着鴻溝,想理解如何收窄現實與理想之間的間距,因此便有必要了解不同人如何詮釋「健全社會」。

該書從個體的精神健全程度,反思社會的完整性或病態程度,並帶出不健全的社會如何影響精神健康及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弗羅姆對20世紀的「診斷」是:「人退到了接納的、交易性的方向,不再具有建設性;人喪失了他的自我感,而依賴他人的認可,因而傾向於求同一致,卻又感到不安全;人感到不滿足、厭倦、焦慮,並且用大部分精力試圖補償或掩蓋這種焦慮感。」同時,部分人可能認為社會的精神健康問題只出於部分「不能適應」的人身上。但當「不適應者」的數目愈來愈多,並有人選擇移民,我會選擇思考我們是否跟健全的社會愈走愈遠。

筆者不完全認同弗羅姆書中的觀點,但為文望從兩方面切入對施政報告的建議。

個體的安全感與精神健康

基礎上,社會異化影響着精神健康,部分人在社會「安全」與個人安全感之間掙扎。這種異化與自動化,導致了不斷增強的瘋狂。生活沒有意義,沒有歡樂;沒有信仰,沒有現實。除了不去感受、不去推理、不去愛之外,人人都「快樂」。

實際而言,除了現時的「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於今個學年讓大約六成的公營中小學,將教育心理學家與學校的比例由現時1比6至1比10,提升到1比4,而其餘四成學校的比例提升至1比6,施政報告應該將該比例全面提升至1比4,並循序漸進地增至1比2。考慮到對心理學家的需求上升,筆者建議按需要增加大專院校資助修讀心理學及輔導專業的名額。

另外,言語治療師、臨牀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聽力學家及營養師5個醫療專業,已列入「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中。筆者建議參考英、美、澳、加、新加坡,把藝術治療師也加入到註冊認可制度中,令公營醫院、學校及非政府組織更容易聘請輔導專業人士。

勞工保障與尊重

在AI(人工智能)和機械自動化下,部分工友的工作反而更顯重要和難得。而一個所謂資本主義社會怎樣對待非資本家和勞工,則反映社會關係形式的基礎——剝削還是尊重?

具體而言,清潔工為保持香港清潔的重要一員。筆者建議政府與外判商就清潔工的手推車、垃圾車、垃圾箱等,設計出更以清潔工為本的工具,以減低工友勞損的風險,例如道路清潔工人應配以合適高度的夾鉗;就政府外判合約方面,建議加入條款保障清潔工在暑熱天氣下的安排、休息時間、基本休息室設備及暑熱津貼,讓工友於暑熱期間可額外購買退熱貼和水。另外,有工會及清潔工表示,工作設備如草帽、反光衣、衣著制服物料等不利防熱防暑,筆者建議定期將前線工友意見納入工作制服的設計,以助工友們減低中暑機率。

我認為,較健全的社會是個體能夠彰顯其生命力。被要求閉口的人,難以創新解決問題;以謊言生存的社會,不能創造完整的人;思維狹隘的空間,難帶香港重返國際舞台。但缺乏生命力和不懂生命力的人,可怎樣製造社會復興的能力?

我們可否都擦亮眼睛,看看自己還對健全的社會有什麼期盼?因為我們都值得更好。

作者是倫敦大學學院公共政策理碩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蔡秀青]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