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梓成:紐倫港如何「文化」

發佈於

【明報文章】最近一個苦於帶領旗下機構走出泥沼的大人物,撰文認為香港具條件和優勢,可與紐約及倫敦鼎足三立,成為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放眼紐、倫,香港的文化水平如何?撇除大人物所提及的「藝術品、古董貿易數百億元增長」的數據、「辦一個世界級的國際文化高峰會」大龍鳳式一次過活動,香港應如何「文化」,期望有朝在這層面也可「一覽眾山小」?

港人津津樂道的「紐倫港」(Nylonkong)一詞,由《時代》雜誌於2008年提出,盛讚三城是當代全球化大都會的楷模;但這並不意味着香港全方位都超然於世界。當時該文章着墨的是三地經濟——金融制度、產業、基建等,並不是文化;作者更語重心長地指出,「還沒有人會說香港在文化上可與倫敦或紐約相提並論(nobody yet would argue that Hong Kong was London or New York’s cultural equal)」。所言非虛,否則也不會有大人物今日之言。

紐約百老匯,單是超過500個觀眾席的劇場就有41座,每年觀眾不知凡幾。除了精緻藝術外,塗鴉、爵士樂、當代美術蹤迹處處,各大小社群一層層的交織,形成深厚文化實力。

倫敦也是如此,孟加拉裔聚居的東倫敦Brick Lane,有聞名遐邇的街頭藝術及古著,形成的Truman’s Brewery文創區,是時裝、藝術界的橋頭堡。要講氣派,皇家藝術研究院最近則有「行為藝術教母」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從藝50周年的盛大回顧展。紐倫兩城,都有底氣自詡為連文化都睥睨世界的國際都會。

國際文化中心的兩個特徵

文化重鎮並非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不惜工本投資基建配套、請纓主辦展覽就能夠堆砌出來,而是先由整個本地社會自然醞釀出不同文化,後再推廣出去,吸引世界目光。紐約倫敦之所以能成為當中佼佼者,靠的除了是雄厚資本,還有多元族裔、百花齊放的藝術,高度好奇心和包容心的觀眾等,也有本地獨特文化面貌,這是上百甚至數百年來積累的過程。不過,這不代表開埠短短180多年的香港將永遠輸在起跑線。

一座國際文化中心通常有兩個特徵,其一當然是以大都會雄厚財力支撐文化產業,二是有獨一無二兼有本土氣息的文化底蘊。單論前者,香港確有優勢——強勁經濟及蓬勃的旅遊業,教國內及歐美很多上百甚至千年歷史的城市都艷羨。譬如捷克布拉格,是中歐公認的文化聖地,莫札特、卡夫卡等都曾活躍於此,但它就是沒有香港得天獨厚的政經和資源優勢(去年一遊,其國家劇院Národní divadlo的芭蕾舞甚至因經費不足而不設現場伴奏)。

偏偏有獨特本土氣息的文化底蘊,正是香港要努力向世界展示的一環——最近城裏一邊大拆特拆早成香港特色的霓虹燈,一邊在博物館、藝術館辦霓虹燈展,有藝術界友人就不以為然。

須知,保留並發揚有本土氣息的獨特文化,才正是其他國際文化中心發迹的基礎。人說Blue Note的爵士樂很「紐約」、West End的劇場很「倫敦」,世界訪客絡繹於途,惟不要忘記,它們本身都是當地市民日常會到的地方,文化氛圍也是民眾逐漸建立出來。

香港Art Basel和當代藝術拍賣是成功的商業, 但它們跟大部分市民可謂毫無關係,莫講影響大家的文化觀。大人物們又提議「辦世界級的國際文化高峰會,邀請各國官員及頂尖代表參與」。講者來到,究竟是要「畀面」讚主辦者,還是坦白說自己未看過也不會特意來看香港的藝文?

先要累積文化底蘊

方有資格吸引世界

不能忽視的是,城市要「文化」起來,首先是由正視自己的本土氣息開始。香港已然是國際都會,惟必須誠實認清,暫時確實跟真正的「文化之都」有差距。我們要不妄自菲薄的同時找出具潛力且獨有的在地文化,還是扭盡六壬,以主辦更多國際盛事、說明藝術品競投數額、讓多少(資金快枯竭的)文化區拔地而起,來彰顯自身是國際文化都會?先累積活潑生動的文化底蘊,才有資格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這是不能倒轉的因果關係。

作者是倫敦大學民族音樂學及演奏雙碩士,現居倫敦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梓成]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