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蔡曉瑩:促進香港文化與數碼共融——少數族裔在數碼科技使用的機遇與挑戰

發佈於

【明報文章】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文化多樣性是香港的一大特點。根據民政事務總署種族關係組提供的2021年數據,非華裔人口有619,568,佔本港總人口約8.4%。根據政府的人口普查和統計定義,香港少數族裔主要包括印尼人、菲律賓人、白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尼泊爾人、日本人、泰國人等。本港不同族裔為我們的城市帶來豐富的文化及經濟資源,同時提升香港在大灣區、亞洲以至國際社會的多元性,突顯我們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商貿往來、學術科研的獨特價值。

國際大都會:

文化多樣性與數碼科技使用的影響

然而,文化多樣性也對數碼科技的設計及用戶使用體驗帶來挑戰。用戶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導致其在數碼知識和使用體驗上存在差異:一些少數族裔使用不同語言,可能造成使用數碼科技時的障礙;不同文化價值觀,也會影響其對於私隱和安全的關注。研究發現,網絡媒體對香港少數族裔的描繪存在落差,部分亦表達其感覺遭受網絡種族歧視(註1)。

對於本港少數族裔人士來說,使用智能手機、電腦、網絡和社交媒體等產品和服務,面對什麼機會和挑戰?對於政策制訂、數碼基建、社區服務而言,香港如何能夠建設更共融的智慧城市,促進少數族裔更公平有效地運用數碼科技,享有同等的社會上流機遇及提升生活質素?

數碼鴻溝:

少數族裔使用數碼科技的挑戰

要把握數碼科技帶來的機會,香港少數族裔面對不少挑戰。「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概念泛指受限於社會經濟因素,在持有數碼科技設備的經濟條件及使用科技方面的知識水平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個人及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種族國籍、居住地、身心狀况、年齡及性別等。近年的研究發現,本港少數族裔因持有數碼設備的經濟條件各異,以及使用數碼科技的知識水平不同,或限制其使用公共資源的機會不平等(註2)。差異涉及不同的數碼科技使用情境,例如公共服務及健康資料搜尋、社會支援網絡及人際交流、虛擬經濟及電子商務服務、教育及就業資訊差異等。根據學者Vassilakopoulou和Hustad(2023年)的觀點,「數碼鴻溝」令個人在改善心理和生活質素,以及建立社會支援方面面臨挑戰。

融入數碼時代:

把握少數族裔使用數碼科技的機遇

透過文化共融的科技設計、數碼素養的普及教育,香港少數族裔可更好地把握數碼科技帶來的機遇。

數碼科技為少數族裔提供創業和就業機會。除了能夠通過網上平台和社交媒體,推廣和銷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他們更可以成為內容創作者,以其多元文化的個人背景作為品牌,分享其生活面貌及文化風俗,促進不同文化人士之間的互相理解。例如,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YouTuber網絡內容創作者「新德莉莉」(Newdellily),於社交平台分享在香港的多元文化生活,例如家常便飯、時裝搭配、愛情家庭觀念、文化習俗等自身經驗,促進印度文化與香港文化的日常交流,連結社群及促進理解。

社創機構亦積極為本港少數族裔提供社區支援,如「職少成多——少數族裔KOL育成計劃」,由社企「體育係」推動社創、社創基金和樂施會資助,及Impact Incubator開展項目培訓,以「優勢為本」策略,向少數族裔年輕人提供體育範疇社交媒體內容創作的就業機會,推動有酬的網上工作策劃和創新,協助其把握虛擬經濟及數碼共融,增加其社會上流的創業機遇。

數碼科技可以打破地理和時間限制,促進不同族裔人士的文化交流,獲取社區內的實體文化交流活動,擴闊社交圈子,增進對中外文化的了解及欣賞。現時社區服務機構亦定期舉辦文化共融活動。例如由仁愛堂社區服務部舉辦的「多元文化『融城』活動系列」,以屯門社區為核心,集結多元文化通識、文化體驗及交流活動,以建立社交支援和友情社區為目標。由本地少數族裔擔任導賞員,帶領參加者參觀香港伊斯蘭文化、錫克教文化地標、了解南亞及中國烹飪文化、烏都語和國語課程等。

政府及社區組織:

提供數碼共融資源、科技培訓和教育支援

政府除了開設和營運6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及兩間分中心,自2017年起亦設立「創科生活基金」資助提升生活便利和安全的資助計劃,以及「創新及科技項目」關注特定社群的數碼科技需要。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於2012至2016年間,推出3輪資助計劃協助非牟利社會服務團體,開發17個數碼共融的流動應用程式,予弱勢社群免費使用。當中一個與少數族裔相關的數碼共融資助項目,是由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開發的流動應用程式「香港通」,向少數族裔人士提供中文詞彙及粵語發音服務。

民政事務總署亦委託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營運「融匯」中心,兼辦8種少數族裔語言(印尼語、尼泊爾語、旁遮普語、烏爾都語、印度語、越南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的傳譯及翻譯服務。然而,招聘同時精通少數族裔語言及中英文的傳譯人員相當困難。不少少數族裔人士表示,需輪候多時方能使用到人工翻譯服務,以支援其在使用公共服務的需要(註3)。隨着人工智能及翻譯科技的進步,服務機構可以構思如何運用數碼共融與翻譯科技,為公共服務的數碼共融帶來更便利的建設。

連結香港少數族裔:

推廣文化共融的數碼科技

回顧各地在應對數碼鴻溝對少數族裔影響的公共政策,筆者引用新加坡、韓國、英國威爾斯的文化與數碼共融政策,向當局及社區服務機構提出建議。

新加坡的多元種族組成和數碼共融政策,值得參考(註4)。儘管當地大多數碼共融政策,例如「Digital For Life」基金和「Silver Infocomm」計劃,主要針對老年人和低收入群體,但政策也通過支持自主網上學習和認識語言差異,間接地惠及少數族裔。其「數碼診所」計劃,亦允許用戶使用他們偏好的語言交流,使數碼資源開放予更多少數族裔人士。新加坡的經驗,為我們在改善本港少數族裔的數碼和文化共融,提供了重要啟發。

韓國與香港有相似的社會經濟背景和創新倡議,例如「韓國數碼戰略」。該國的2021至2023年行動計劃強調數碼共融,提倡官方與私營數碼企業合作。首爾的2022年數碼共融政策,通過個人數碼輔導和定製內容,連結少數族裔人士的教育和就業。儘管韓國的族群多樣性較香港為低,惟前者在改善數碼鴻溝的公共政策,對香港有重要參考價值。

英國威爾斯推出的「數碼連接社區——健康與福祉」政策,提倡與當地組織合作,針對少數族裔提供數碼技能培訓,涵蓋就業和醫療保健的重要領域,並根據個別社區的需求量身定製。該計劃的創新點是在線資源平台,促進了組織之間的合作、案例分享,以及為面對數碼挑戰的人創建支持網絡,為黑人、亞洲人和少數族裔群體設立為期6個月的數碼培訓計劃。該計劃涵蓋基本的互聯網和設備使用,以至在線安全和批判性思維的數碼素養教育。其參與式的政策倡議,為香港的社區支援帶來啟示。

參考不同地區的政策經驗,將可推動本港的文化與數碼共融,並為城市帶來更豐富多元的數碼科技生態及智慧城市的數碼素養基礎,為社會帶來更多科技轉型和文化發展。

註1:王遠、崔永康、孟祥(2021),《網絡媒體對香港少數族裔的描繪和香港的網絡種族歧視研究》

註2:Yi Nam, S., et al. (2023). Double stigma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 use: Experience from ethnic minorities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69(6):1345-1353.

註3: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及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2018),《少數族裔人士對主要公共服務的認知和滿意程度研究》

註4: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2020). Annex F COS 2020-Factsheet-Digital Clinics.

(作者按:本文部分研究結果來自筆者的研究項目「藝在家中:新媒體及網上文化生產對遙距藝術參與的影響」(研究資助局撥款的教員發展計劃——UGC/FDS/H09/21))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藝術設計系副系主任及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蔡曉瑩]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