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工權會:工地法規完善業界未有跟從 促業界勿只考慮成本 (10:31)

發佈於

近月接連發生致命工業意外。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於商台《政好星期天》稱,近年每年平均有20宗建造業致命意外。她認為,目前已有不少法例法規規管職安,技術亦很完善,但問題是業界是否有依從,及是否有將安全視為最重要事項,而非只考慮工程成本。

蕭倩文提出,工人雖在保障自身安全方面有責任,但由於議價能力低,如果僱主要求他們在不安全的環境下工作,工人未必拒絕,故管理層若發現危險的事項必須要叫停,惟她留意到,現時這層監管失效。她指,勞資各方均有責任確保工程安全,認為應由上以下傳遞「視安全為首要」的訊息,政府亦有責任推動安全文化教育、僱主應做好監管角色,工人亦不應在工作過程中抱僥倖心態。

另外,承建商精進建築過往3年4宗工業意外釀6死,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質疑精進或出現安全管理文化上的系統性錯誤,認為當局要進一步調查屢次出現意外的原因。他又說,政府在職安方面有推出法規指引,今年4月亦修訂職安健法例,但若待至法庭判刑才顯示阻嚇力已太遲,促請當局要督促承辦商跟足指引工作。

政府工務工程現設安全支付計劃,亦引入「智慧工地安全系統」實時監察地盤,提升工地安全。經民聯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認為,政府應積極將有關措施推展至其他地盤工程。他又指出,建造業安全在過去數十年期間有提升,但業界仍要努逹致零意外,提醒工人工作前要「停一停諗一諗」,又說如有公司屢次犯錯釀成工業意外,當局應考慮將它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