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趙永佳、李柏慰:中醫參與基層醫療(上)——中西協作與中醫主體的兩種可能

發佈於

【明報文章】去年底政府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藍圖》),強調中醫藥可發揮擅長「治未病」的優勢,助市民預防疾病、管理健康。但現時中醫藥業仍以私營市場服務者為主,與西醫主導的公共醫療系統,欠缺良好的互動機制。要推動中醫藥業參與公共醫療,一方面政府須設計符合中醫藥業特色的制度環境,另一方面業界須凝聚共識和行動力,回應政策和市民的需要。

今年8月,中大中醫學院及教大香港研究學院先後舉辦中醫藥參與基層醫療發展的研討會,正是希望向業界傳播《藍圖》的關鍵理念和建議,蒐集中醫師對基層醫療的意見。兩場活動講者涵蓋政策制定者、中醫藥學者、前線中醫藥持份者(包括非政府組織中醫服務及私營連鎖中醫診所)的主張和思考,亦反映業界不同聲音。

我們的對話平台有幸邀請到港大黃譚智媛教授、浸大林振邦博士、香港防癆會中醫服務行政經理劉浩基先生,及港恩中醫診所總經理黃子明醫師作焦點報告,逾40名中醫師出席討論,共同商議中醫藥參與基層醫療發展的可能。為了向更多持份者及公眾介紹當日研討會的內容,我們將以兩篇文章歸納活動講者的關鍵論點,以及與會者參與活動的認知和態度改變。

當前要務是推廣政策制度認知

本文首先勾勒對話平台與會者對《藍圖》的理解和意見。這次對話平台有41名中醫師出席。《藍圖》提及不少中醫參與基層醫療的建議,例如為中醫藥制訂「參考概覽」、透過「策略採購」增加中醫藥基層醫療服務、以地區康健中心連結社區中醫師等。但一些中醫師未必熟悉政策字眼,遑論提出對政策的具體意見。因此這次對話平台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向中醫師解說政策,為日後更具體的政策討論奠下基礎。

為了解中醫師對相關政策建議的理解程度,我們在會議前後向與會者派發問卷,以比較參與者經歷活動前後的認知和態度變化。結果顯示,參加會議前,中醫師普遍對《藍圖》理解不深,表示「相對不了解」的非私營中醫師有33.3%,私營中醫師則有42.3%;會議後,表示「相對不了解」的中醫師只有不足一成,而表達「相對了解」的非私營中醫師大增至54.5%,私營中醫師亦有31.3%。可見,平台有助業界更進一步增加對醫療政策的認識。

儘管結果符合我們期望,惟無可否認,仍有不少中醫師對《藍圖》一知半解,特別是表達「一般了解」的私營中醫師仍佔大多數。這反映推動中醫藥納入公營醫療體系的工作,仍然漫長。而政府與業界持份者的當前要務之一,是向更多在私人市場執業的中醫師作基本的政策和制度認知的推廣。

中醫參與基層醫療路徑一:中西協作?

為充分解釋《藍圖》細節及提出中醫參與基層醫療的具體路徑,我們有必要先理解目前政府提出的基層醫療制度框架,並探討中醫藥業界的現况和需要。

港大中醫藥學院黃譚智媛教授長期倡議中西醫結合、循證醫學方式,她認為中醫藥須配合政府目前對中醫藥參考概覽的倡議,由業界建立各種具實證基礎的治療方案。

黃譚教授指出,醫衛局已出版14個涵蓋不同年齡層、疾病和預防護理的參考概覽(如糖尿病、高血壓、預防兒童損傷、長者跌倒等)。中西醫如何能以跨專業團隊方式,在實證為本的前提下,根據指引促進病患者及其照顧者管理健康的能力,需要從業者更多討論。

同時,黃譚教授認為香港可借鑑國內經驗,思考如何在公共醫療指引加入更多中醫成分。中國內地自2020年起首次將中醫藥診療納入高血壓病防治管理指南中,推動「三師共治」診療模式:糖尿病專科醫生、中醫師和健康管理師共同參與患者的健康管理。去年起,中國內地中醫藥健康專項活動囊括婦幼、家庭、慢性疾病和文化傳播方面。黃譚教授指出香港亦需普及中醫知識,使大眾在生活中能應用「治未病」等中醫藥理念。

至於慢性疾病治理,她認為「西醫指標,中醫治療」的診治方式在中醫優勢病種中有一定效用。整體而言,黃譚教授認為各個醫療專業的從業人員都應先接受基層醫療培訓,一同上課,增加交流,才能開展跨專業合作。對未來基層醫療的想像,她認為每個家庭可冀有中醫和西醫各一名家庭醫生。

中醫參與基層醫療路徑二:中醫主體性?

然而,對於以西醫指標和實證方法作為標準,業界卻並非沒有其他觀點。其中一種常見聲音是,以西方生物醫學方法檢驗和要求中醫藥,與中醫藥「辯證論治」等核心觀念有一定張力,使部分業界抗拒。

浸大林振邦博士因此強調,要推動中醫走進香港醫療體系,須尊重業界意見,並且保持中醫藥主體性。前者取決於整個制度環境,後者則關乎中醫業界的學術專業和人才梯隊。由此引伸,林博士認為關鍵問題仍在於中醫業界能否確立專業培訓需要的中醫典籍、臨牀訓練。

換言之,與黃譚教授以西醫實證標準為先的出發點不同,林博士認為中醫可先釐定中醫作為專業所依據的「中醫經典」,由此判斷中醫參與基層醫療時所需的「中醫臨牀」。林博士提出中醫發展應從5個層面現代化——

(1)發展目標:吸收《中醫藥法》和國家政策成果;(2)制度和持份:確保業界決策過程有均衡代表性,尊重中醫同行評審;(3)專業發展:肯定中醫經典和臨牀,在此基礎上作中西醫協作和預防醫學;(4)職位及階梯:定義清晰及名實相符的中醫階梯,受法律及國際認可;(5)社會認識:中醫須理解不同社會層面需要,從個人到制度,異聲而和諧。

值得指出是,林博士並不反對中西醫協作。他援引內地學者李經絳在《中外醫學交流簡史》的說法,於過去一個世紀的醫學交流脈絡,中醫與西醫是「二者參合」,即各有優劣、取長補短,抑或「並存不悖」,即相對獨立、各自發展,一直是中醫學術及業者的重要課題。要推動中醫參與基層醫療發展,這個核心問題仍須業者討論、反思。

我們多年來的研究發現,中醫業界對中醫發展方向的不同領域都有不同意見。我們鼓勵業界更深入討論這類分歧,求同存異,並探討有不同意見的中醫持份者可有任何合作的可能。目前看來,業界可嘗試多軌並行發展方向,包括有中西醫協作路徑及純中醫路徑,然後在不同層面應用及合作,包括基層醫療、中醫院營運,甚至是整體中醫發展方向。中醫在基層醫療的參與,可作為中醫發展可能性的試點,探討香港與別不同的醫療體系和醫藥文化裏中醫的獨特模式。

黃譚教授和林博士的着眼點不同,結論也不同,惟同樣是為了本港中醫發展,提出大局和方向。然而,前線工作者在這場討論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下篇文章我們將介紹兩名站在中醫服務業界前線朋友的觀點。

作者趙永佳是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講座教授,李柏慰是教大香港研究學院研究助理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趙永佳、李柏慰]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