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筱魯:撤萬步階梯 促置業 便安居

發佈於

【明報文章】早前居屋申請超額倍數雖見2017年以來新低,但仍有超額18倍的申請;另一方面,有傳媒報道一名46歲單身男士申請一人公屋單位18年,至今還沒「上樓」,甚至為符合公屋入息審查而不敢申請全職工作,缺乏積蓄,經濟極為拮据,只能居住劏房,令他感沮喪,慨嘆人生快半百,至今沒屋也沒積蓄,屋財兩空。

市民房屋需求 隨社經環境轉變

面對眼前同一天空、同一地方,長遠而言,長遠房屋政策(長策)該何去何從,該如何改善市民置業階梯,包括思考如何壓縮置業過程,讓市民盡早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能夠繼續上流,為自己、為香港、為國家打拼?

回顧過去本港房屋發展歷史,不難看出市民對房屋的需求,會因相關的社會和經濟因素有所改變。戰後的香港,社會一片頹垣敗瓦,無家可歸者跟湧港難民臨時棲身於遍佈各處的寮屋,當時市民只望「有片瓦遮頭」。其後,天災人禍和經濟發展需要,造就多層徙置大廈及廉租屋的出現,讓市民期盼得到一個較優質的永久居所。而隨着中產階層在1960、1970年代開始崛起,除改善居住環境外,市民的置業安居訴求和能力,日益顯著。

時至今日,市民的「置業夢」仍然殷切。但面對香港樓價於15年內急升近4倍,令市民頓感「置業夢」變為「白日夢」。自置居所比率曾於2019年跌至49.8%,為20年新低;35歲以下的年輕世代戶主,在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於23年間由22.1%大幅收縮至7.6%。

年輕人置業大幅收縮的原因,均為其承擔力不足應付高昂樓價,造成一定的沉重壓力,甚至有最新數據指出不吃不喝18年方能置業。此荒唐的數字,令較多年輕人均認為置業是遙不可及,導致提不起勁,面對組織家庭、生兒育女,以及拼搏上流等抉擇,都可能選擇「躺平」。

今天的「果」,自有昨日政治和政策的「因」。可幸是隨着本屆政府上任後,針對房屋及土地問題做了大量工作。在供應方面,政府已鎖定未來7300公頃土地的供應來源;在精簡土地供應的相關法例及行政程序方面,推動通過《2022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簡化流程,拆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間隔和屏障,將由「麵粉」做「麵包」的「焗麵包機」修理好。

政府須思索怎壓縮置業過程

既然藩障已除、兵礪糧足,着眼點不應只局限於加速興建大量公營房屋,更需宏觀思量,琢磨如何協助市民縮短置業過程和時間,從而增加市民信心和希望。

就2014年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過往近10年,政府只針對供求估算作數字調整,而未再因應社會經濟轉變的情况重新檢視。市民大眾通過置業安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仍是遙不可及。

要讓市民留港建港,離不開「家」;沒有「家」,又如何思量往後發展?透過長策重置置業階梯,要讓市民「看得到」、「買得到」、「觸得到」、「住得到」。從促進上流的角度看,出租公屋並不是市民安居的終極目標,只是中途站。在「過渡」時間,置業階梯過長、過久,又或選項紛亂,難免會令不少市民包括年輕人,失卻信心與耐性,一方面擁抱長期依賴出租公屋的「現實」,另方面反射負面、惰慢情緒。就此,政府必須思索如何壓縮置業過程,讓市民「看得到」、「買得到」、「觸得到」、「住得到」。

不能忽略市民與人才住屋需要

具體而言,除了造地建屋要提速、提效、提量,也應思考如何就置業者面對的供款年期、供款額、稅項考慮等問題,提供實至協助。而提質的重點,必須聚焦於居住空間和環境,空間陝窄的小型住宅單位以至「納米樓」,難以實在地回應市民組織家庭、生兒育女的需要,更遑論「安」與「穩」。

要發展,總離不開土地及人才。要「搶人才」,還要「留人才」,不然人才只會相繼流失。長策不能忽略市民和人才的住屋需要,不論是短暫居留還是長遠居住,均應有全盤的考量和政策。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亦是流動性高的城市,不斷流轉亦屬常見及必然,因此在加強如何發揮優勢、保持競爭力的同時,更要處理好住房問題,讓人才能夠源源不絕地來港及留港,這正好解釋長策既要增信心,還要建未來,讓人人見到未來、看到希望,並且是能夠落實到的希望。有了明確方向,人才自然不缺乏、不流失,市民自然有信心、願上流。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筱魯]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