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拆局:今有過渡房簡屋 發牌制阻力大減

發佈於

【明報專訊】相比10年前《長遠房屋策略》公眾諮詢提出劏房發牌,最終在社會不同持份者反對的壓力下擱置,如今若重新考慮劏房發牌或登記制度,阻力肯定大為減少,更重要是政府取態及過渡房屋供應均與當年截然不同,有利現屆政府推展相關工作。

當年各部門互推 今只談「怎樣做」

2013年「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發表公眾諮詢文件,提出透過發牌制度以規管劏房質素,據悉當年政府內部對哪一個部門負責曾有多番爭論,有曾參與的前官員憶述,當時房屋局主導討論,但多個部門均以不同理由推搪,例如民政事務總署稱已負責牀位寓所,屋宇署已承擔建築物安全等,政府高層亦未能擺平分歧。反觀現屆政府取態比以往進取,對解決劏房問題由「做與不做」變成「怎樣做」。

事實上,特首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作風,亦屬決心處理劏房問題的最大助力。從昨日首次會議參與官員的陣容,充分反映當局有「底氣」解決劏房問題。

另一個有利推動劏房發牌或登記制度的條件,是照顧有需要遷出居民住屋需要的房屋資源「到位」。正如今年《施政報告》提到,整體房屋供應量增加,尤其擬建約2萬伙過渡房屋及3萬伙簡約公屋,正好為解決積累多年的劏房問題帶來契機。當年長策諮詢推動劏房發牌失敗,最大原因是不少人憂慮規管劏房後會推高劏房租金,加上當年缺乏中轉或過渡房屋供應,很多人擔心基層住戶難覓居所棲身。

2014年發表的長策諮詢報告提及公眾對劏房發牌「有相當大的保留」,但亦指若有如過渡房屋等配套,部分民間團體會較願接受。且看當年報告留下的「伏筆」,會否是政府突破過去障礙的關鍵。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