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解封後鏡面嬰增3倍 研究:或與染疫有關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上海交通大學和同濟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本月2日出版的《新英倫醫學雜誌》(NEJM)發表研究論文,指出中國取消新冠清零政策後的前7個月,通過超聲確診「鏡面人BB」是過往9年平均年發病率的逾4倍。論文指出,觀察結果表明,新冠感染與「鏡面人BB」之間可能存在關聯。

「鏡面人」即內臟逆位,指心、肝、脾、膽等身體器官的生長位置與正常人相反,是一種發生率約0.01%的罕見先天疾病,病因不明,通常與妊娠早期內臟側化過程中的形態發生異常和纖毛功能障礙相關。

據「NEJM 醫學前沿」消息,研究論文題為「孕早期感染新冠與胎兒內臟反位的關聯」(Association of SARS-CoV-2 Infection during Early Weeks of Gestation with Situs Inversus),論文的第一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出生缺陷預防保健中心王彥林和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郭貞明。

研湘滬兩院 共56宗內臟逆位

該研究分析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和位於上海的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兩家大型婦產科醫院2014年1月至2023年7月間,通過產前超音波診斷確診為先天「鏡面人BB」比例,結果發現,在2023年前7個月,兩家醫院確診「鏡面人BB」數量顯著增加,共發現52宗全內臟反位和4宗部分內臟反位,發病率是2014年至2022年間平均年發病率的4倍多。其中,發病率在2023年4月達到高峰並持續到6月。

內地新冠感染自去年12月初激增,同月中旬達到峰值,當局在今年2月初宣布大流行結束,並指出中國約82%人口曾染疫。

論文指因果關係尚未闡明

論文指出,觀察結果表明,新冠感染與「鏡面人BB」之間可能存在關聯。論文亦強調,新冠流行與「鏡面人BB」發生率增加之間的確切因果關係尚未完全闡明,且內臟反位本身發病率低、基數小,即使增加了幾倍,反位診斷仍然極其罕見,因此無需過度焦慮;目前觀察到的現象與新冠感染的關係,仍需進一步研究。

武漢大學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劉謙表示,當出現全內臟反位時,胎兒還可以正常分娩,一般不伴有其他畸形,也不會影響胎兒健康,跟正常人相差不大。

劉謙續稱,如果胎兒是部分反位,一般比較嚴重。因為如果部分器官反位,而其他器官處於正常位置,可能造成器官畸形,同時有較大可能導致身體機制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