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議員倡增居屋供應比例 何:須考慮公屋上樓目標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最新發表的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鼓勵生育措施,多名議員昨日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表示,目前房策不足以鼓勵年輕人生兒育女,提出調整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的建屋比例。房屋局長何永賢指出,現時公屋輪候情况緊張,若調整公屋和居屋七三比例,將影響「3年上樓」(獲配公屋)目標;又指有關數字環環緊扣,當局會細心籌謀及聽取社會意見。

李慧琼建議設「居屋輪候冊」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建議,當局應設立「居屋輪候冊」,並進一步增加居屋供應量,以重振年輕人留港居住和生育的信心。何永賢回應表示,近年居屋供應數量不少,當局2022年售出約8900個單位,2023年售出約9200個,未來5年將有約3.5萬個單位供應,平均每年約7000個單位,而且隨着土地供應增加,公屋和居屋供應量都會同時上升。

何又指出,現時公屋輪候冊有約13.3萬宗一般申請,當局須有一定力度維持七成公屋供應比例,才有望在下一個5年內達到「3年上樓」的目標。她表示,明白年輕人多以居屋或以上的置業階梯為目標,冀社會多討論應如何分配住屋資源。

洪雯:推居屋助青年向上流動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洪雯表示,全港劏房戶中,收入2萬元或以上的夾心階層佔總數34.2%,他們既沒資格申請公屋,也沒能力購買私樓,建議局方將資助出售房屋比例調高,促進青年向上流動。何永賢回應稱,現時公屋輪候情况緊張,須平衡不同類別的需要;她又指出,3年上樓目標及公屋居屋七三比例,這些數字都互相關連。

近期居屋推售逾9200個單位,超額認購近18倍;去年推售近9000個居屋單位,超額認購約27倍。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盧偉國表示,超額認購比例愈小,代表愈成功,鼓勵當局繼續努力回應市民對居屋的殷切需求。

何永賢回應稱,政府2004至2014年停建居屋,發售首批復建居屋後,超額認購曾是60多倍。有人或認為倍數下降代表居屋不受歡迎,但她希望大眾明白以往倍數太高是不正常的,形容「過胖的人減肥後減磅是好事」,又指現時18倍的超購率仍代表競爭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