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黃富強:疫後疏離感 加劇公共精神危機

發佈於

【明報文章】本港確診抑鬱症人數持續上升、自殺宗數達15年新高,還有疑因精神健康引發的家庭及社會慘劇相繼出現,以「接二連三」去形容,相信也不為過。這些數字背後,到底反映着本港現時的精神健康狀况是怎樣一回事?

筆者認為,儘管3年疫情過去,許多人希望香港已「恢復正常」,但令人難以忽視的精神健康問題卻正在加劇,似乎告訴我們,問題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疫後精神危機原因有三

澳洲最近有研究分析疫情對全球精神健康的影響,指出可能出現抑鬱和焦慮情况明顯高於疫情前;並有證據顯示,青少年、孕產婦、新冠住院者等群組,有明顯不良的心理狀况,弱勢群體的焦慮及抑鬱率分別高逾四成及三成(註1)。

香港情况又如何?有學者比較疫情前及發生之後本港的精神健康狀况,發現壓力水平增加了28.3%,焦慮患病率增加了42.3%,抑鬱症狀和不幸福感更是翻倍;壓力水平的上升,又以長者及教育程度較低群組最顯著(註2)。可見無論本港或外國,疫情的確帶來顯著的精神健康危機。情况會否隨着疫情消散而好轉?觀乎本港情况,筆者難言樂觀,原因有幾個。

首先是疫後通脹壓力持續上升,幾乎樣樣都加價。按筆者觀察,經濟能力較高者,疫後有較佳能力回復疫前的生活和興趣,無論外遊或在港,都能以個人最快步伐調適心理。然而經濟能力相對薄弱的人,未必能夠追上同樣步伐。雖然最新的實質平均工資率在扣除通脹後,按年仍有微升,惟部分行業及基層的人工升幅,可能僅僅甚至追不上通脹,財政壓力增加,弱勢社群在疫後變得更弱勢,精神壓力就更大。

另外,3年社交隔離及限制,弱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繫,疫後亦未見好轉。3年不是短時間,長時間的社交距離及網絡化的溝通模式,削弱了家人、朋友之間的親密感,心靈關顧和人際支援變得有距離;加上近年離港移民人數上升,身邊若有摯親或摯友離開,令人更易感到孤單和疏離。

更值得關注的是,社會上講求自強自立的文化氛圍,加上「家醜不出外傳」的傳統思維,令本來已傾向靠自己處理家庭難題的習慣,在疫情期間劇化甚至變得極端化。疫情時人們不願也不易接觸外界,遇到問題都憑自己力扛(self-reliance),家庭一旦出現困境,便逐漸變得孤立,狀况惡化至難以逆轉的地步,才驚覺問題存在。

疏離感形成 損精神健康

以上種種因素,筆者認為一種心理學上的疏離感(alienation),正在深遠影響社會不同年齡及階層。疏離感是一個人對他人或自己感到脫離或疏遠的感覺,並呈現一種冷感、無力、缺乏動機的狀態,當中涉及社交和自我兩方面。

在社交疏離(social alienation)中,人對與自己有親近感的群體,無論是朋友、家人還是更廣泛的社會,感到脫離。疫情的隔離限制,強化了社交疏離的合理性,對不喜社交的人來說,更傾向收起自己。自我疏離(self-alienation)層次更深,隔離是外在的,但隔膜卻是內在的,當一個人對自己都感到脫離,或對真實自我感到情緒和心靈上的分割,便可能導致心理失衡狀態。

已有學術文獻指出,疏離感跟精神健康有莫大關係。疏離感愈強,抑鬱情緒、焦慮症狀、酗酒障礙、心理困擾、失眠及自殺風險便愈高。疏離感若主導社會大眾的情緒,將引發公共精神健康危機,尤其對處於成長期的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更為嚴重。

今年3月政府撤銷口罩令,宣布「復常」,至今已過了大半年;然而精神健康狀况並非隨着脫下口罩便一步轉好,問題反而逐漸浮現。接二連三發生的學生輕生及家庭慘劇,已敲響警號。到底這些只是短暫個別事件,還是持續的問題情况?筆者擔心,若疏離感成為社會上一種主導的心理狀態,恐怕後者的機會更大。

提升情緒韌性 預防危機

當一個人處於孤立無力、被疏離感籠罩,連尋求幫忙都失去動力時,便很容易「鑽入牛角尖」,導致出現精神困擾,或劇化原有的精神問題。因此,如何幫助人們消減疏離感情緒、重新建立自我能力感、有動力處理負面情緒,變得相當重要。

筆者團隊於2020年開始研發一個具實證基礎的情緒抗逆力(emotional resilience)概念,希望將此概念本土化,增強個人情緒韌性,並消減人的疏離感。所謂情緒抗逆力,是指一個人在面對負面情緒經歷時,產生積極情緒的能力,並能夠迅速從困難中復元。

這種韌性不是靠單一元素如天生性格樂觀形成,而是由個人、家庭及社會共同組合,例如增加彈性思維、善待自己、整理家庭及社會支援網絡等,以鞏固人在壓力和逆境中依然保存積極心態和穩定情緒。

於2020至2022年間,不少港人及家庭因新冠疫情和社會事件,面對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當時筆者與全港多個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合作,推行連串以情緒抗逆力概念為基礎的情緒鞏固服務。

計劃研發了一份檢視個人情緒韌力的評估表,並提供3層預防服務,包括給予公眾認識情緒管理的工作坊、為有需要者安排治療小組,以及向高危者提供個人輔導,一層層地增加大眾對情緒抗逆力的關注,並集中資源協助高危者提升個人能力感、強化家庭及朋友圈的資源連繫,減少因疏離感而出現情緒失控的危機。

研究結果顯示,服務有相當成效,其中向高危者提供情緒韌力的個人輔導,顯著改善了參加者各種負面情緒症狀,約有分別10%和5%參加者,自評從抑鬱及焦慮的困擾狀態回復至正常狀態;壓力水平的改善尤其明顯,約有一半參加者回復至正常水平。

擁有精神健康的社會

方是幸福健康的社會

精神健康不應等問題出現才補救;情緒一旦失控,對個人身心以至社會整體,會帶來莫大傷害。因此,具預防性的情緒抗逆力,強調一種可培養的內在優勢力量。對於被社會及自我疏離感籠罩的人,正是需要一股助力衝破孤立狀態,以防落入情緒困局。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精神健康問題正影響着全球每個角落,抑鬱症更是青少年疾病中的主要病因之一,香港情况也不例外。世衛提倡「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筆者相信社會亦一樣—— 一個擁有精神健康的社會,才是幸福健康、真正復常的社會。

註1:Bower, M., et al. (2023). A hidden pandemic? An umbrella review of global evidence on mental health in the time of COVID-19.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4.

註2︰Zhao, S. Z., et al. (2020). Mental health crisis under COVID-19 pandemic in Hong Kong,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00.

作者是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系講座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黃富強]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