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鍾志源:青少年需要「同在同行」守望者

發佈於

【明報文章】執筆之時,突然收到一個令人難過的消息——再有一名學童在校園內墮樓輕生。今年9至10月間,學童選擇了結自己的生命悲嘯,層見迭出。9月29日一名13歲女生疑因情緒困擾,於校園內墮樓;同日一名22歲男大學生疑因讀書壓力,從港大百周年校園墮下山坡死亡。10月17日清晨,一名12歲女生疑因學業問題,從觀塘高處墮下輕生;同日中午一名12歲男生,疑因家庭問題也於校內墮樓死亡。10月26日,一名14歲男生疑因學業問題,於校園內墮樓輕生。

本港於不足一個月內,共發生5名學生自殺事件,其中4宗於校園內發生,令人非常痛心,亦擔憂學童自殺「高峰期」11月的來臨。過往有數據顯示,9月開學至11月入秋是學童自殺的高峰期,原因可能是跟經歷完暑假長假期後再要面對學業的壓力,及秋轉冬的季節轉換所引發躁鬱症患者病情容易出現變化有關。

作為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學家,我在想如何可以避免發生這些悲劇?真的,是一宗都不能接受,一宗都嫌多。當然,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增強學生的抗逆力及抗壓力、減少和紓緩學生的壓力及負面情緒、運用正向心理學提升學生幸福感等。

這些是正確的方向,可惜推展力度不足,仍停留於表面,因此必須把這些方向,加強跟學校與學童之間的連繫。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亦有提及,會在本學年推出及籌備適合高小和初中的「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積極加強學生的認知,協助學校推廣精神健康,可見學童的精神健康(mental well-being)是不容忽視。

為青少年做個「三同」守望者

連繫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元素,是一定不能缺少,就是與年輕人同在、同行、同路(presence)。由於每個年輕人面對的情况都可以是很獨特,他們的生命亦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變化和衝擊而一時承受不住,當中也可能充滿很多不同因素是外人不易理解的。但我常在想:哪怕「那個年輕人」當刻不論是面對着突發的衝擊,或是「內心的壓力水樽」已經滿溢,哪怕他們的抗逆力、抗壓力是如何低沉,思想如何負面,倘悲劇發生前一刻,有成人可以與他們同在、同行,我相信結果將會很不一樣。

同在、同行、同路,不代表我們一定有能力就他們面對的「不能跨過」境况即時給予解決方法;但對一個「絕望」到要尋死的年輕人來說,若當刻身邊能夠有人陪伴,與他同在,並願意與他同行的話,那種支持和力量,是多麼的能夠讓他在「絕望」中再重燃一絲希望,繼而進一步成為他們的同路人。除了在悲劇前一刻要這樣做,倘一直與年輕人同在、同行的成人早已在他們身邊的話,成人必能及早察覺「蛛絲馬迹」,就可及早避免悲劇發生。

需有實質行動 真實同在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同在」在學校裏,是指我們的教師、校長以至工友,都是與同學同在、同行、同路,陪伴並見證他們成長,與他們同喜同悲。如何讓同學跟我們同在、同行、同路?那就是要有實質行動的陪伴,是真實的同在。我們不止是在口上常掛着「我會支持你」、「我會陪伴你」、「有困難可找我」,而是在學生真正面對人生難關、高山低谷、成功失敗的時候,我們都要在場與他們一起經歷、一起走向生命的下一個季節!

通常學生在自殺前,或會向別人透露自己有自殺念頭,而當中較多會向同學、朋友、父母、老師透露,即是他們或多或少會向「身邊人」訴說。因此在預防學童自殺上,學生「身邊人」與他們同行,是尤其重要的。

我呼籲大家要更多關注身邊的青少年,成為他們同在、同行、同路的守望者,多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壓力感及異常表現,預防勝於一切。期盼我們對青少年有着同心之愛,跟他們一起同行、一起成長。「我要領瞎子走他們不知道的路,帶他們行不認識的道;使黑暗在他們前化為光明,使崎嶇之途變為平坦;這些事我都要作,我決不放棄。」(《聖經》依撒依亞42:16)

作者是荃灣聖芳濟中學校長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鍾志源]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