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田方澤:什麼時候關注學童精神健康?

發佈於

【明報文章】沉鬱的社會氣氛下,太多不幸的事。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統計,自今年7月至10月下旬,本港已有逾20宗20歲以下年輕人自殺或企圖自殺個案,求助個案亦有顯著增加。

然而,最近本地政要集中關注施政報告和區議會選舉,對學生自殺似乎鮮有表示關注,至截稿之時都未見立法會有任何討論。連業界最大的教師團體教聯會和立法會(教育界)朱國強議員,也似乎沒有正面就此發聲。

2015、2016年,也曾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特區政府因此於2016年3月成立「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並於該年11月7日提交研究報告及建議。正好7年過去,學童自殺問題有沒有實質改善?

政府有足夠注重學生精神健康嗎

當年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的報告,提出不少措施,也投入了一定資源,包括就教師培訓和校本支援,撥款推動為期3年的「好心情@學校」計劃,如今成為「校園.好精神」計劃,向學校提供協助。委員會亦提出不同層面的建議。

當中,委員會報告提及,學生自殺跟教育系統無明顯和直接關係,但需「檢視教育制度的有關部分,加強支援和保護學生及青少年免受自殺風險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該報告發布7年後,教育制度怎樣呢?文件引述「部分委員認為取消系統評估可減輕學生的壓力。委員知悉系統評估的檢討已展開……有關研究計劃正在跟進中」。但當年被業界和家長批評範圍過深過闊、亦不必要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沒有取消;小學生家課過多、休息時間過少的情况,沒有改善。

要學習的內容有增無減,繼近年強調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和編程,今年施政報告公布,將於2025/26學年把小學常識科分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學習內容又增加;中學生在青春期感受社會氣氛轉變,高中生又面對本地大學增加非本地生學額、可能影響自己升讀大學的誤解和壓力。教師隊伍工作量日增,卻沒有相應增加人手,最終犧牲自己休息和陪伴學生的時間。

社會的競爭文化不變,家長紛紛努力催谷學生;大量教師移民或離職,學校氣氛亦大變,學童適應困難;經濟下行,亦可能引致其他的家庭壓力。教育制度以外的問題,更是死結。

毋庸置疑,對特區政府來說,近幾年教育方面的首要任務是國家安全和愛國教育。惟國家繁榮的目的,仍是為了人民幸福。若只關心國民情懷,卻未能兼顧學童精神健康,仍非福氣。

什麼時候尊重學童感受

近年常有不少針對年輕人感受的討論,去年有《給十九歲的我》紀錄片爭議,引來不少網友訴說年少時被誤解和忽視的經驗;近有玫瑰崗學校學生,拍片要求特首介入救學校,片段卻疑似受壓力而下架。如何令青少年感到被尊重和聆聽?

區區常覺得現今的青少年,被社會賦予更多期望。學者葉蔭聰兄在早幾天的《明報》(2023年11月5日,〈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生育責任〉)談及老一輩常說「天生天養」,如今卻「密集式育兒」,年輕人面對更多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在網絡世代,他們得到更多更快的資訊,對朋輩有更多的互相比較,對社會的轉變也更敏感。大人苦口婆心,常被青少年以為老奸巨猾;青少年不喜歡大人虛偽,在今日的社會卻放眼皆是。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希望?

近幾年教育局在提供資源、培訓方面,確實做了不少工夫。但不在教育制度角度着手,難以改變困局。夜經濟救不了青少年。倘無法令市民看見兒童活得快樂,生育率也難以提升。所以請問一句:政府和議員們,什麼時候關注學童的精神健康?

作者是教育及時政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田方澤]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