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學鋒:兩個爸爸媽媽的迷思

發佈於

【明報文章】同樂運動會(Gay Games)一連9日在港舉行,將於本周六閉幕。運動會自舉辦以來,在港掀起不少爭論,筆者強調尊重每個人的性取向,但關注到有人將「性小眾」鼓吹成「性大眾」,企圖將「性小眾」普及化。就以同運會為例,首屆舉辦即引起社會爭議,意味着運動會並非受廣大群眾接受的事物。而運動會多年深耕細作,環球式舉辦的原意,就是試圖將「性小眾」的概念普及化。

「性小眾」普及化的錯覺

根據今年6月公布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註),30個國家的受訪者中,每10個成年人當中約有1個為「性少數者」(LGBTQ,指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及非異性戀人士)。這調查的方法是由受訪者自我評價,其科學性有待考究。不過此調查結果最令人擔心的是,Z世代較千禧年代出生的性小眾人士,數字急升一倍,趨勢增長驚人。究其原因是年輕人受朋輩、社會潮流影響,又或是其他原因,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不論是同運會、性少數人士調查,兩者的共同特質,就是讓外界產生「性小眾」遍地開花、今時今日已十分普及化的錯覺。

「維護一男一女婚姻制度」,相信是香港大部分人的家庭價值觀。筆者近日收到一個信息:同運會舉行期間,位於中環海濱的同運會節慶村公眾開放位置,有供4歲或以上孩子參加的「變裝皇后故事時間」,將會有3名「變裝皇后」輪流向孩子誦讀3本故事書(Timmy’s Pretty Pink Shirt、All About Diversity和I’m A Girl),並且解答孩子的問題。將具爭議的「性小眾」透過故事形式童話化,避免小朋友產生抗拒情緒,這亦是一種軟銷手段。

據悉,這項活動極具爭議,最終在一片反對聲音下「銷聲匿迹」。此活動是透過男扮女裝的「變裝皇后」講故事。對於4歲或以上、身處認知發展階段的孩子,普遍而言會花很多時間嘗試理解身邊事物,以及愛玩假想、角色扮演遊戲。若小朋友自小對性別產生混淆,甚至誤以為「性小眾」是「性大眾」,最極端情况就是小朋友因應社會風氣的「刻意鼓吹」,將大部分原是「性大眾」的小朋友,硬生生地將性向扭曲成「性小眾」,扼殺孩子的天性;又或喜歡標奇立異的小朋友,刻意將自己化身為「性小眾」而在朋輩之間炫耀。

筆者認為「鼓吹」的直接影響,就是「人為地」將性向改變,過猶不及,做法遠超於建立一個不歧視社會的原意。

在孩子成長階段,我們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內容,不必要執著於引入這類涉及性小眾的平權題目,這些可以留待他日有足夠判斷力才去接觸。內地在2022年發布《全面性教育技術指南:國際標準在中國的潛在本土化應用》,這是國內首個建基於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的基礎上,本土化後的全面性教育的有用資源。

上述指南在初小階段的課程內容包括:識別世界上不同家庭類型、知道每個家庭成員在家庭裏扮演不同角色並承擔不同責任、知道家庭中男性和女性在角色及責任方面的差異等。以上家庭組成,是符合中國傳統的價值觀,民建聯一向奉行及支持香港實行一男一女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堅決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

為下一代守護家庭倫理觀

一夫一妻制是本港家庭的組成結構,並受法律認可;若同性婚姻合法化,勢必破壞家庭倫理觀,日後學校的教科書究竟是教一個家庭有「兩個爸爸」還是「兩個媽媽」?

筆者認為要固本培元,為下一代守護好家庭倫理觀,灌輸一男一女的一夫一妻制度。若香港變相承認同性婚姻,就可能牽涉領養小朋友的問題,屆時勢必引起更大社會爭議。故此民建聯重申,維護傳統夫妻制度是必須的,才可避免延伸眾多倫理價值問題。

註:”LGBT+ PRIDE 2023″, Ipsos, Jun 2023.

作者是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學鋒]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