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智傑:新制度下的選舉新聞

發佈於

【明報文章】香港下月將舉行新制度下的首場區議會選舉。選舉新聞向來是重要的政治及社會新聞,然而在不同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下,選舉新聞的角度和新聞操作亦有差異。

大體來說,選舉新聞一般都有以下角度。最常見的是競爭:哪一個選區或界別的選情最緊張、哪個政黨「告急」、候選人「行情」是看漲還是看淡等。當選舉結果漸漸明朗後,新聞角度便傾向分析選舉結果對社會有何政治後果,甚至乎會否有一些劃時代的啟示:例如首次出現的政治勢力、政治新星,又或者女性候選人的亮麗戰績等,都可以是選舉新聞「賽後檢討」的有趣角度。

選舉改制 新聞操作亦要調整

香港社會自上世紀80年代引入地區直接選舉,選舉新聞經多次直選洗禮後,大約已建立不少慣性操作及新聞角度。地區直選相較於其他分組界別選舉或間選,往往更引起大眾的注意力——始終,廣大市民有份親自投票的地區直選,更能引起大家的話題。以區議會選舉來說,地區民生議題與全社會的政治話題,過往亦互有影響:有市民會關心候選人平時會否於地區「做實事」;亦有候選人藉全社會的政治話題「空降落區」,爭取曝光率。

再者,香港歷年來的區議會選舉,也曾出現一些令整個社會出人意表的結果。這些集體回憶,都會成為選舉新聞的元素。

然而下個月的區議會選舉,其選舉制度跟過往區議會選舉不同。地區直選並不是區議會最大份額的組成部分;由行政長官委任及由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推選的區議員,將會更加左右區議會大局。面對新制度下的區選,過往選舉新聞的角度及慣性操作,也要調整。

需適應怎快速了解消化大批「新人」

首先,雖然地區直選結果不再是最為左右區議會大局的因素,但直選始終是對廣大市民最「貼地」的政治活動。地區直選的拉票活動、候選人動向、政黨之間的競爭等,仍是選舉前的新聞題材。

香港選舉新聞更要適應的是,如何快速了解大批委任議員,及由地區委員會推選出來的議員,以便最快向市民解讀選舉結果。

新聞工作者要解讀選舉結果,往往有兩大重要因素:其一是政治記者本身多年來在政圈累積的人脈和知識,因而能夠馬上了解當選人的背景,從而快速解讀整體選舉結果;其二是一眾政治學者和時事評論員本身累積的選舉知識,能協助記者立即點評選舉結果。

不過,委任議員和地區委員會推選的議員,往往是區議會選舉之後才會知曉。記者、學者及評論員們也許並無充分時間了解他們,便要向市民報道選舉結果。以立法會為例,即使到了現在,相信未必所有政治記者都能夠清楚了解90名議員的背景和最新動向;大部分「行家」都集中報道一些「舊人」,或言行較矚目的立法會議員。

在下個月,便會有超過300名委任及地區委員會推選的區議員登場。他們當中或許有些「舊人」,但相信總會有很多「新人」。香港選舉新聞會如何消化大批區議會「新人」,是有趣的課題。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智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