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帆川:百年老報聘網紅取代記者 引起嘩然

發佈於

【明報文章】在英國擁有超過200家媒體品牌的Reach,今年第三度宣布裁員。除了員工鼓譟,其行政總裁受訪時稱要以網紅取代記者的言論,也引起廣泛關注。這會否成為行業的新趨勢?

坐擁逾百年歷史的《每日鏡報》、《每日快報》、《曼徹斯特晚報》等的Reach,宣布裁減一成員工,涉及450個職位,包括320名編採人員,目標在明年縮減5%成本。其員工在上周一場內部會議裏怨聲載道,要求總裁Jim Mullen辭職。他們尤其不滿的是,要待Mullen接受對家媒體《每日電訊報》的訪問刊登後,才知道公司的裁員計劃。

該篇題為「鏡報出版商以網紅取代記者」(Mirror publisher to replace journalists with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的訪問,形容Mullen避免稱呼新聘的員工為「網紅」,但指出他們本身在網絡上已有一定追蹤人數,公司會在他們入職後提供正規培訓,確保寫的東西正確、知道如何編輯文稿,以及不要惹麻煩。

Reach集團的數碼總編David Higgerson其後在社交平台X發帖為事件降溫,強調公司無計劃以網紅取代記者,澄清Mullen在訪問裏僅針對請來營運旗下社交媒體頻道的員工,並非泛指旗下所有記者。話雖如此,如果他們裁走傳統記者,新請的人都是網紅,即使並非直接以後者取代前者的工作,但又跟取代何異?

「新聞」定義趨模糊 媒體發展方向轉變

企業重金禮聘名人加盟來吸客,是慣常做法,傳統報章也不例外,多年來藉名人專欄作為招徠。而香港不少財經和科技頻道,也會挖角本身已有固定追隨者的星級主持人,為頻道增加名氣。隨着「新聞」的定義愈來愈模糊,網紅可以自稱記者,記者也可以在社交媒體「吸粉」做網紅。新聞機構僱用網紅做「生招牌」,再將大量文字工作外判予人工智能,似乎是其中一個發展方向。

雖然沒有新聞機構高層會公開承認,網紅和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記者,但站在賺錢的角度,媒體僅保留少數能夠撰寫獨家報道、為文字做最後把關的精英,並將繁瑣的文字工序壓縮,將10個人的工作交由1人借助科技完成,似乎最符合成本效益。

以往做記者不求名氣,因為新聞才是主角,記者是保持中立的觀察者。來到今天,名氣對記者來說是重要資產,因為個人名聲永遠無法被科技取代,起碼可以保住飯碗。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帆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