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立峯:談調查報道︰從新聞理念到讀者關注

發佈於

【明報文章】近日,電影《白日之下》在媒體朋友的圈子中引起不少迴響。筆者之前一直不在香港,未有機會進戲院觀看。不過,一齣以真實調查報道改編而成的電影受到注視,本來也不是新鮮事物。由1970年代講述水門事件調查報道的美國電影《驚天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到過去十幾年裏的《焦點追擊》(Spotlight)和《新聞守護者》(Mr. Jones),再到日本劇集《新聞記者》,主角都不止是新聞工作者,而且是調查記者。

調查報道容易成為電影或電視劇主題,部分原因在於不少調查報道的過程,具備各種戲劇化的元素,例如公義與邪惡的對立、記者在報道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甚至危險、使調查報道最後得以成功的一些峰迴路轉的發展等。其實,大部分調查報道都沒有那麼戲劇性的,調查報道過程中可以有很多「很沉悶」的部分,但比起其他類型的新聞工作,調查報道被「映畫化」的潛力,整體上仍然較高。

媒體監察功能的最直接體現

對很多新聞工作者來說,具影響力的調查報道,也代表着新聞行業的光輝時刻。在歐美以至香港過去的各大新聞獎項中,能夠脫穎而出的,不少都是調查新聞。從理念上說,調查報道是新聞媒體的監察功能最直接的體現,調查記者揭發各種貪污瀆職或濫權違規狀况,實際上也是為了防止這些事情的發生。勇於揭發有權勢的人物和機構的惡行,展示了新聞媒體的獨立性,所以好的調查報道,可以為新聞機構帶來公信力。同時,很多調查報道需要記者在各種紀錄中找尋蛛絲馬迹,有時候在報道過程的開端,記者面對的可以是一個茫茫大海,從中找出線索,再逐步完成報道,講究的可以是耐性、毅力、對細節的關注度和洞察力。

當然,過去兩三年間香港社會和政治環境的轉變,令過往一些專業新聞工作變得非常困難,調查報道也首當其衝。「蔡玉玲案」雖然最後在終審法院勝訴,但之前特區政府已經對查冊制度做了一些調整,例如自2021年起,運輸署推出了「查冊通知」,當有人查閱一輛汽車的車輛登記時,會通知車主。政府的理據是讓車主防範被「起底」的情况,但對調查報道而言,客觀效果就是向被調查的對象「通風報信」,減低了查冊作用。

不過,比這些制度細節轉變影響更大的,是社會氣氛的變化,使批評有權勢者變得比以前有更高風險。筆者在之前所做的研究訪談中,負責調查報道的記者紛紛表示「吹哨者」比以往少了很多。沒有人向傳媒提供最初的線索和方向,很多調查報道根本無從談起。

新聞受眾對調查報道的興趣

在這種狀况下,市民仍然重視調查報道嗎?市民仍然對調查報道感到興趣嗎?其實,退一步說,無論社會和政治狀况如何,普通讀者是否一定會對調查報道感興趣?始終,不是所有一般新聞受眾都是對嚴肅的報道最感興趣。今年初英國路透新聞研究所的網絡新聞使用調查,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相關數據。

問卷包括了一組題目,詢問被訪者對6種新聞內容會否感到興趣。結果顯示,45.8%被訪者對「關於當日大事的最新發展」非常或極度感興趣;39.8%對「幫助我理解複雜故事的新聞」非常或極度感興趣;32.9%對「調查違規或濫權的新聞」非常或極度感興趣;36.3%對「提供解決方案而不止是指出問題的新聞」非常或極度感興趣;40.8%對「正向新聞故事」非常或極度感興趣;31.9%對「關於像我一樣的普通人的新聞」非常或極度感興趣。

從這些數值看來,一般新聞使用者對調查報道感興趣的程度,其實並不特別高。

不過,新聞受眾可以有很多種,有市民對新聞的態度可能是每天循例看一看,大概知道當天有什麼事情發生就算;另一些市民的態度則可以認真很多。在網絡世界,很多新聞資訊是免費的,但也有人願意付費支持新聞報道。在路透新聞研究所的調查中,18.7%香港受訪者指自己有為網絡新聞付費﹙包括訂閱或捐款等﹚,附表的首兩欄,把付費者和不付費者分開比較。會付費看網絡新聞的被訪者,對所有類型的新聞的興趣都較高;53.5%會付費看網絡新聞的被訪者,對調查違規或濫權的新聞非常或極度有興趣,在6類新聞中仍然只排第五,但跟「正向新聞」及「提供解決方案而不止是指出問題的新聞」的差距收窄了。

調查報道或減少 惟未完全消失

我們可以把被訪者進一步劃分,關注有付費給網絡新聞,同時又具備大專學歷的被訪者。附表第三欄展示這批被訪者對6類新聞的興趣。可以見到的是,在這個組別的被訪者中,60.9%對調查違規或濫權的新聞非常或極度有興趣,比例甚至超越了對「關於當日大事的最新發展」的比例,在6類新聞中排第二,僅次於「幫助我理解複雜故事的新聞」。

這顯示,有教育水平而同時願意付費看新聞的人,雖然都不會抗拒其他類型的新聞內容,但他們更在意的是媒體有沒有挖掘新聞、分析資訊和監察權力。

有付費同時又具大專教育的被訪者,只佔樣本的14%,惟在絕大部分內容均為免費的網絡世界中,提供最多人喜愛的內容,不等於可以吸引到最高質素、忠實而且願意付出的讀者。調查報道是有其「市場」的。當然,最後問題又會回到今天的香港社會和政治環境為傳媒提供了多少空間。不過,筆者之前一段時間做研究訪談,也有記者強調在當下環境,仍然有重要的報道是可以做的,例如之前香港連場大雨後,也出現了關於豪宅僭建的調查報道。調查報道可能比過往少了許多、難了許多,但並未完全消失。

作者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立峯]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