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韓俊賢:老舊公屋重建 避免由喜變悲

發佈於

【明報文章】因應樓齡漸長而導致居住環境質素下降,對不少居於樓齡逾45年的舊式公屋居民而言,重建對他們來說普遍是喜訊。近日就傳出樓齡剛好60年的彩虹邨重建計劃,對這個房委會前身「屋宇建設委員會」所建第四個公共屋邨的居民而言,理應是喜訊;但按現時消息傳來的計劃來說,重建工程可能長達20年,如此工期恐怕是一場災難。當局若真的以傳聞中的方式重建,相信會成為數以萬計現居於高齡公屋的居民夢魘。

20年重建工期 恐成居民夢魘

回首香港公屋重建史,本於1970年代逐漸淘汰或改建沒有獨立廚廁的第一、二型徙置大廈,但在80年代初,遭遇「26座危樓公屋」事件,反而導致大量當時樓齡僅10多至30年的徙置大廈或廉租屋被重建。由於當年危樓公屋的重災區,正是葵涌區的多個徙置或廉租屋邨,筆者成長期間所面對的居住環境,除了親身經歷過要安裝大型鋼架以支撐樓宇結構的公屋大廈外,便是圍繞身邊的不斷重建工程。

在那一波公屋重建潮中,不少屋邨其實短則數年、長則約10年便完成重建,非常視乎該屋邨規模而定。那些年的公屋重建,都有一種既定公式:第一期重建可能在邨內尋找閒置用地,增建新樓以安置居民,然後循序漸進開展工程;但當然因部分屋邨腹地狹小,又或偏偏是危樓公屋醜聞開始時的部分屋邨而有例外,惟大部分都可以原區安置,工期亦不會過長。

反觀今次彩虹邨的重建風聲一出,有消息指會參考工期長達20年的白田邨和華富邨重建模式。若「20年工期」成為範本,這對日後的公屋重建工作,恐怕成為災難的倒模。試想像居民要在工地中生活長達20年,而且當中有諸多不便,例如邨內臨時通道或需常常改路、民生設施要搬遷等,不單是對居民,同時對承建商、工程人員甚或房署職員,都會弄致人仰馬翻,猶如災難。而這種情况,持份者根本不想復見,也不應成為樣板。

過去公屋的重建工期,不會在一個令人嘩然的長時段才能完成。固然過去有其迫切性的原因,而且往往會以整體社區規劃角度出發,使其短時間內完成。就以1990年代公屋重建潮為例,當時重建戶的安置接收邨,不會以「原邨」作為終極接收目標。以荃灣新巿鎮內的大規模徙廈及廉租屋重建為例,過去梨木樹邨的遷拆戶會遷往安蔭邨,也有石籬邨的遷拆戶調往石蔭邨、葵盛東邨等。但這些都是原有生活圈,而不必像白田邨的重建方法,讓居民留在原邨等新廈建成,或華富邨的重建需等「新華富邨」竣工方能啟動。這都是令公屋重建工期停滯的原因。

以本次彩虹邨重建工程為例,綜合現時消息,第一期受重建影響住戶的接收屋邨,將是鄰近彩虹邨的宏照道公營房屋項目。按地理位置,首期調遷的彩虹邨居民也不必離開原有生活圈。但事實上彩虹邨的重建,過往也曾有一定「先機」,例如曾丟空近20年的前大磡村用地,近年才建成啟鑽苑和啟翔苑,而啟鑽苑裏更設有公屋單位。若房委會有整體及前瞻性的全盤規劃,彩虹邨的重建前置作業也許可提早展開及更快完成。

在房署認為有潛力重建的高齡屋邨中,部分於近年便有加建「插針樓」,而這些插針樓往往成為公屋輪候冊的派樓首選。但其實若把樓層較矮、戶數較少的老舊公屋,在加插針樓時一併規劃,事實上亦無損公屋單位供應量。於葵青區,便有3個在具潛力重建榜上有名的屋邨,近年建成了插針樓。就如筆者曾任當區區議員的長青邨,將有兩座新插針樓建成,而未來數年也將再增多兩座。筆者當時長期接到不少街坊查詢,問及新樓建成後是否就「開始重建」,但答案往往令街坊望「樓」興嘆,而要繼續面對大修大補後仍常需維修的單位。

重建之外的附帶問題

在改善居住環境及整體重建可令公屋供應增加的大前提下,筆者固然贊成應加快高齡公屋重建步伐,更必須避免出現長達20多年工期的情况。發展資助房屋,令市民有安身立命之所,以促進經濟發展,這已成為東亞「四小龍」模式的其中一個發展典範,也被寫入教材。若當局在重建改善居民生活之外,也能在舊式個體戶店舖存續和公屋保育等項目上做出成績,勢將成為教科書裏另一典範。關於重建時出現的這些附帶問題,筆者相信之後也會成為社會討論焦點。

作者是民主黨房屋政策發言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韓俊賢]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