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筱魯:文體旅深度融合 開創「非遺」新產業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文體旅融合」是近年文旅發展的新亮點,在全球均呈現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文體旅世界是一個生態豐富的雨林世界,種類題材包羅萬象。香港作為中西文化薈萃之地,兼容並蓄,獨具特色。在西方文化百年浸潤下,城市多元氣質得以形塑;但不變的是植根於上下5000年的中華傳統文化,不少傳統技藝及節慶習俗繼續得以延續和保留,為香港將「文化遺產」拓展成「文化產業」、建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提供了肥沃土壤與多元種子。

作為內涵深厚的文化資源,「非遺」文化豐富了旅遊產業的內容。香港非遺清單已有480個項目,涵蓋表演藝術、節慶活動、自然知識、傳統手工藝等範疇。有20個項目已納入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當中12個項目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政府推廣工作流於表面 缺完整配套

香港非遺文化擁有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如黃大仙信俗、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天后誕、大澳端午遊涌、潮人盂蘭勝會、大坑中秋舞火龍,均已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由春至秋固然都有盛事,但仍有廣闊空間將其多樣化、精品化。區區都有、多不勝數的節慶活動,例如車公誕、洪聖誕、譚公誕、魯班誕、一年四季的觀音誕與借庫,有待進一步挖掘及開拓其極具旅遊價值之潛力。

政府過往推廣此類非遺節慶活動流於表面、做法單一,僅依靠一日或半日宣傳,並無完整的體驗配套和教育交流,亦無開發非遺產品的動向,又如何做到延伸和持續推廣非遺習俗及技藝至生活化、民眾化領域?

搭棚唱大戲,過去曾佔據港人生活一大部分。如今粵劇不僅屬國家級非遺項目,更是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棚是粵劇表演場所之一,這種綑紮工藝也成為了一門非遺手工藝。搭一個戲棚、唱一齣大戲,只用一兩日就拆除,對深入推廣非遺項目毫無益處。若可以配合廟會節慶活動,用多幾日,將此類活動的文化經濟效益伸延,對推廣這些逐漸疏離生活的非遺項目大有裨益。

眾多具歷史價值的廟宇,不論陶塑脊飾,或是壁樑上的彩繪,有無數戲曲人物故事。六國大封相、郭子儀賀壽、水滸、紅樓、三國、西遊,劇目題材豐富,均是結合歷史建築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寶庫。可惜,政府的政策猶如「八仙過海」,各營辦團體就繼續各顯神通。

非遺名單中480個項目,有不少本港傳統飲食均列入「傳統手工藝」,當中港式奶茶、菠蘿包、蛋撻,還有水餃都榜上有名。哪家水餃有13摺,又或是哪家酥皮蛋撻足144層,具趣味的宣傳推廣,有助向市民和遊客重新帶出其價值。以港式奶茶為例,香港其實可利用此類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產品,大做產業文章。

茶的歷史文化與出口貿易路線,教育意義深長,同時也是促進「一帶一路」國家民心相通的文化橋樑。茶的出口貿易史近2000年,傳去英國,由「嗲」變成「tea」,只有400年歷史;而英國人將奶茶搬來香港,我們加煉奶花奶,又將奶茶變成港式。

茶作為遠銷海外的貿易商品,在當年尤為珍貴。不過英國人利用殖民地大量種植茶葉,令茶葉平民化,又花足心思訂標準同配茶,重新包裝,在殖民地售賣茶葉。我們有必要從中汲取智慧,倘僅以農產品角度來看茶葉,就一定會錯過文化產業的驚人經濟效益。

非遺歸宿 不應停留於清單名錄

香港這塊彈丸之地,要推動文化、體育和旅遊深度融合,必須懂得「出處不如聚處」、合縱連橫的道理。茶是產品,煲奶茶用的「絲襪」亦可以成為有趣產品,香港有限的茶園都可以變成旅遊打卡點,茶園所在的鄉村鄉郊可發展深度文化遊;用3項鐵人比賽串連多條客家村,將體育盛事與生態旅遊融合;將盆菜和茶粿變成比月餅更普及、多變的產品,可提升經濟效益。

文化的最終歸宿不一定在博物館,非遺的最終歸宿亦不應停留在清單名錄中。政府必須把握機會,開發相關元素,融入文體旅產業當中,主動推廣宣傳非遺保護成果進入日常生活,推進國際市場,令非遺文化「活」起來、傳下去,使文化遺產變成促進產業發展、強化文化自信的寶貴資產。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筱魯]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