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蔡若蓮:積極考慮人文科小一二「不測不考」

發佈於

【明報專訊】為配合國家「愛國主義教育」而設的小學人文科,大多主題涉國安或國民教育。教育局長蔡若蓮昨表示有需要讓學生從小培養安全意識,他們長大後會再了解政治安全、主權安全等。她稱正積極考慮學界建議人文科和科學科在小一、二級「不測不考」,鼓勵多元評估方式。

指國安教育旨在教安全意識 需從小培養

小學常識科將分拆成人文科、科學科,下學年起試行,2025/26學年起由小一和小四級起推行。該科學習內容中,小三生要認識《港區國安法》,被問對小學生會否過於艱深,蔡若蓮昨在商台《政經星期六》說,國安教育旨在教「安全意識」,有需要從小培養,舉例教食物、網絡、交通安全,指學生長大會再了解政治安全、主權安全等。至於課上是否鼓勵辯論關於國安、愛國意識,她說可以,盼學生多思考,「最主要是討論過程中有否足夠支援,否則是但、亂噏,就沒有學習」。

被問人文科可否教公民社會理念等,蔡昨在港台《星期六問責》說,除了教國家的歷史、地理和文化外,該科也包含相關內容,亦觸及學生與社會、國家的關係等「與生活相關的人文常識」。

人文科小一、二擬不設筆試。蔡若蓮稱正積極考慮教界「不測不考」的建議,指大眾要移風易俗,雖以分數量度成果是最簡單的做法,「但一個人的成長不止分數」,例如學生可學會更多辦法解決問題,認為大眾要對多元評估模式持開放態度。

有學界代表早前認為人文科課題「臃腫」,憂慮課堂回復單向的「教師講、學生聽」。蔡若蓮昨回應,稱課堂會否變成只講書是視乎教師如何備課,「我都做過老師,如沒時間、沒認真備課的話,梗係照讀書最快……其實我們要『吃透』整個課程,即消化後,以學生理解的方式引導他們,這是不同的」。她鼓勵教師共同備課,合力思考如何將教學變得有趣。

不認同教界遲一年推行改革建議

另外,有教界代表反映小學常識科改革較其他科急,冀局方延遲一年,2025/26學年才試行以便充分準備。蔡不認同拖延一年時間可讓大家充分備課,加上人文科90%內容是常識科原有,僅一成是新內容,鼓勵學校明年試行教新科,並多觀摩其他學校做法,助加速適應,強調本港課程是「持續優化」的動態過程,非寫完課程文件就十年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