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張炳良:香港要小心避免走向極端 不應「報喜不報憂」 (10:41)

發佈於

前運輸及房屋局長、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顧問張炳良早前於本報撰文稱,維護國家安全與自由多元之間不存在必然矛盾,要做好平衡,防範「一左二窄」。張炳良今日於商台《政好星期天》表示,其說法並非針對某些機構,亦非指香港現時出現「一左二窄」,他認為香港正由亂象走向新階段,要特別小心、不要走向另一極端。他舉例指,早前本港舉行同樂運動會,有意見認為活動牽涉國家安全,「係咪又好似過分啲呢……有啲都唔關法律事,都將佢法律化」。他指出香港是多元社會,有些爭議不必上升至國家安全的層次。

張炳良認為,香港社會在2019年之前,有政治撕裂、兩極化嚴重的情况,其中一端經常被指是民粹主義,而另一端有時亦有相同情况;他認為,從社會穩定性、要盡快復常而言,一定不可以令極端行為或言論出現。他亦提到,2019年的事件是悲劇,當時出現的「狂熱、瘋狂」值得細心檢討及反思,但「矯枉係咪必然過正呢?呢個就係策略問題」。

張炳良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是底線,但中央希望香港保持獨特性及國際化,「唔好令到越嚟越多人,同我哋一唔同就好似唔係朋友」。張炳良又說,現時由西方主流媒體主導的國際輿論,對港看法仍相當負面,他認為香港有難處、受外間批評,可以改善及克服,不應「不喜不報憂」,對他人的負面評論反應不用過份太大,要正視及解決問題,同時要將香港的制度優勢、有活力的一面展現出來。

他又指,香港在疫情復常後,已整體恢復舉辦國際活動,認為香港的基本盤不變,現時只是需要時間復蘇,但同時要加強展示制度優勢,消除外圍對香港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