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鄧鍵一:「北上搵食」的論述變化與社會轉變

發佈於

【明報文章】曾幾何時,「北上搵食」是香港社會關於內地與香港關係的其中一個主要論述。回顧香港與中國內地剛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初期,對香港不少行業來說,內地在各個方面,都是未曾開拓的經濟機遇。對香港的打工一族來說,面對兩地發展步伐的差異,香港的專業人士如果願意到內地發展,無論工資和職位,都有機會「幾何式跳躍」。另一方面,面對當時香港一些經濟領域發展飽和,「北上搵食」中的「搵食」,除了指到內地可以「搵更多食」之外,有時也意味着在香港已經「冇啖好食」。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北上搵食」一語,彷彿是以庶民用語,投射內地與香港的經濟關係。

最近我和朋友們在整理關於香港流行文化的觀察,發覺當中關於「北上搵食」的論述轉變,頗能夠反映出內地與香港關於文化生產的經濟關係變化。

「北上搵食」論述的4個階段

我們在慧科新聞、Google搜索提及「北上搵食」的娛樂新聞和文化評論,並加上我們跟「鏡粉」的焦點小組討論,進行整體的質性分析。由於慧科新聞的存庫在2000年開始最為齊全,因此這個分析以2000年為起點。

過去20年,關於「北上搵食」的論述,大概可以分為4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大概是2000至2008年。「北上搵食」論述出現初期,大部分是關於無綫藝員約滿後「北上搵食」,到內地拍電視劇、網劇等等。那個時候,大家對香港演藝界的理解,「紅遍中港台」是香港明星的一種成就。因此,如果香港的電視藝員約滿後,到內地更大的市場「搵真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當然,論述生產中也難免提及無綫對自己藝員「出手太低」之類的批評。

第二個階段,大概是2008至2015年。這個階段關於「北上搵食」的討論,逐漸由電視藝員轉向討論合拍片。那個時候,合拍片熱潮剛剛冒起,同時令人感受到,無論是電影院,還是頒獎禮場合,都多了一批不像以往港產片的「香港電影」。就開始有人提出疑問:多了香港電影人「北上搵食」,是否令港產片失去了香港的味道?同時,我們不能忽略那段時間,本土主義的論述也剛剛冒起,合拍片的情况也被一些本土主義論者引用作「中港融合」負面影響的「佐證」,亦同時令「北上搵食」的論述趨向負面。

第三個階段,大概是2015至2019年。這個階段的「北上搵食」論述,集中在歌手。於這段時間,很多香港歌手會到內地參與音樂綜藝節目,及在一些音樂節目擔任評判,甚至「參賽者」。在這個階段,雖然人們都明白「北上搵食」回報豐厚,但同時他們也多了從美學上批評「北上搵食」的歌手,例如有人覺得一些內地音樂綜藝節目的製作不堪入目;也有人認為,那些節目覺得一味「飈高音」就是好唱功,是美學上的倒退。

於這個階段,儘管人們同意「北上搵食」可以「搵真銀」,惟他們同時感到,香港藝人似乎已經再不是把香港本來較好的東西輸入內地,而是為了金錢遷就一些較次等的美學。

第四階段,是2019年之後。這段時間正值動盪之後,同時香港湧現了一批以本地市場為主的藝人。對一些香港觀眾來說,內地與香港是兩個壁壘分明的市場。在他們眼中,「北上搵食」彷彿等於離棄香港;而作為消費者,他們也會選擇放棄那些「離棄香港」的藝人。到了這個階段,「北上搵食」已經成為了一個完全負面的論述。

而在這個階段,面對實質的政治環境,人們把「北上搵食」理解成負面事情的時候,一些「標誌性」的論述事件,便容易順手拈來,引為佐證。例如一些藝人在運動期間發表比較保守的言論,或者在微博發表與官方立場一致的意見,都會被引述或被理解為「北上搵食」的結果。

理解兩地經濟關係 非只按經濟邏輯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上述4個階段只是很粗糙的分野,當中的年份也並非一刀切的,只是用作大概理解不同時候的主要背景狀况。但是,回顧過去20年,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和文化融合經歷過不同階段,放在人們日常層面,他們對兩地經濟關係的理解,並非只從經濟邏輯考慮——例如在美學層面,香港藝人和創作人「北上搵食」後,是否產出了在香港人眼中比較好的作品,是他們會討論的話題。

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北上搵食」作為反映人們怎樣理解兩地經濟關係的論述,其論述內涵和變化,也會受到某個時候香港的政治情緒和事件影響。這些也是閱讀經濟論述時候,不可忽略的面向。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鄧鍵一]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