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中國出口升0.5% 結束連跌6個月 手機價量齊升帶動出口 11月進口轉跌0.6%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11月進出口數據,以美元計價出口貨值按年升0.5%,結束連續6個月跌勢,表現遠勝10月的跌6.4%及市場預期;進口貨值按年轉跌0.6%(見圖),表現遜預期,貿易順差為683.9億美元。

明報記者 蕭嘉聰

今年首11個月累計進出口貨值仍錄跌幅,出口及進口分別按年跌5.2%及6%,貿易順差7481.3億美元。以人民幣計價,上月出口按年上升1.7%,進口增長0.6%,貿易順差為4908.2億元人民幣;首11個月出口增長0.3%,進口下跌0.5%,貿易順差約52489.1億元人民幣。

人民幣計價上月出口按年升1.7%

內地上月出口主要由電子類產品帶動增長,當中手機出口量及金額分別按年升24.2%及54.6%,家用電器、集成電路及汽車亦錄得雙位數增長。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周洪禮認為,內地上月出口增長主要是亞洲電子產品周期見底所帶動,不過美國及歐洲依然弱勢,相信現時是溫和觸底反彈,12月至明年初將因農曆年假而回軟,直至2月中農曆年假後再現反彈。

學者:歐美購物旺季增訂單

進口方面,表現主要受原油進口大跌所拖累,工業生產相關的大宗商品進口額及數量繼續維持增長,鐵礦砂及銅礦砂進口額按年分別增長29.1%及11.6%。此外,以進出口地區劃分,香港進口增幅最強,按年升逾五成,主要反映電子零部件進口的台灣亦按年增長6%;俄羅斯為增長最大出口國,按年升34%(見表),出口至美國亦錄7%增長,惟出口至歐盟按年仍見下跌。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雖然工業生產相關類別有所增長,但PMI數據顯示行業仍缺乏信心,有機會是企業趁低需求及價格環境之下,購入更多原材料準備迎接未來訂單。至於出口表現,他相信主要是歐美疫情存貨大減,但上月是購物旺季,需增加訂單以支持消費。

進口再倒退或顯示內需不振

匯豐報告指,進口數據表現遠低於該行預期,主要原因包括房地產業持續疲軟,部分政策影響放緩,令大宗商品需求疲軟。該行亦指出,相信基數效應將為出口數據提供支持,惟全球需求或仍然較弱。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亦指,外圍製造業活動前景未明朗,出口新訂單未見改善,內地整體出口表現或仍較反覆。此外,內地手機晶片製造取得進展,加上中美緊張關係略有緩和迹象,有望紓緩高端技術產品及機電產品出口壓力;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補貼調查的影響亦可能會逐步浮現,可能會影響輸往歐洲的出口表現。進口再次出現倒退亦顯示內需不振,內地加強對房地產及內需的支持政策尚未完全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