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張鳳儀、葉兆輝:請不要「醫療化」學童自殺議題

發佈於

【明報文章】學生自殺事件成為近期社會關注的一個重大議題,政府的回應是急推校本3層應急機制,及早識別和支援高風險的中學生到明年1月底。計劃成效的關鍵,在乎當局對受助人的認識多寡。

該計劃的第一層,是協助學校及早識別有較高自殺風險,或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務求優先向他們提供及時和適當的介入。學校會透過校內的跨專業團隊,共同檢視校內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的情况,優先照顧和輔導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學生,向他們提供適時協助,及尋求專業的輔導或治療服務。

3層應急機制 將責任推到學校?

為有需要的學童提供適時醫療和藥物治療是需要的,但要有效地防止學童輕生,需認真檢視學童的焦慮和困擾來源,精準認知和提供有效、實際可行的方案,才會有成效。校本3層應急機制看似是一個理想及適時的方針,惟試問在短時間內,各中學是否已具備跨專業的團隊,能夠辨識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政府此舉會否把學童自殺的責任,送到學校身上呢?如果當局不正視現今制度下的結構問題,恐怕只是治標不治本。

再者,評估有精神健康需要,又需具備什麼準則呢?「有精神健康需要」,是指有精神疾病嗎?若要合理地評估,跨專業團隊的每名成員是否都各自認識那些學生?現在學生、教師及家長都在追趕課程和成績,哪有空間增加彼此認識,建立朋輩和社交支援系統?

本中心(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從學童自殺個案的分析發現,患精神疾病的學生跟沒有精神疾病的學生比例是3:7,即是有七成自殺個案中是沒有診斷過有精神疾病的。因此,要正視學童自殺問題,應要考慮怎樣實際幫到這個群組的學生。

愈要「識別」 愈會隱藏

然而,學童自殺的案主大多數涉及中學生和大專生。他們正經歷青春期,青春期有其心理社會發展的特徵,例如重視自我形象、尋求獨立自主、重視朋輩認同、對事物充滿好奇、情緒容易波動、容易有衝動行為等。

就因為這些特徵,成年人愈是要「識別」他們,他們就會愈隱藏。尤其在疫情過後,校園生活正常化,他們缺少了幾年與師生的磨合,對於自我形象就更為重視,有意或無意間會配合不同場景掛上不同面具——曾經有一中學生在初中時自殺不遂,由精神科醫生和學校社工跟進了一年有多,及後觀察到該名學生「積極」參與學校活動,並建立起新的同學圈子,以為一切理順,專家們決定結案,而該學生就在此時再次選擇結束生命。

筆者深信不是專家們的診斷不專業,而是在「識別」上遇上挑戰,因為該學生知道成年人盯着他,他就刻意隱藏自己,並扮演成年人喜歡的角色,然後瞞騙了專家,在一個刻意安排的日子,結束了自己10多歲的生命。

勿隨便貼「精神健康需要」標籤

年輕人在成長路上有不同考驗,考驗會磨練他們的心理韌性。他們會遇上學業壓力、遇上旁人不合理的期望、遇上朋輩間的衝突、遇上性的誘惑、遇上失望和失敗等等。這些考驗,都是鍛煉他們的解難能力、自律和協商,讓他們長大成人後變得更強大。成年人好應該思考如何陪伴他們經歷這些挑戰,而非隨便給他們貼上「精神健康需要」的標籤。

最近因學童自殺事件鬧得熱烘烘,學校都變成熱鍋上的螞蟻,擔心自己會否成為下一個焦點。有一個學生為嚇唬排斥他的同學,就在校園「企跳」;他入院治理兩周後,學校為免他跟其他學生再次見面而產生衝突,建議他早半小時上課和下課,又在圖書館上實時網課。這些措施只是治標不治本,不能教曉該學生學習與同輩相處和處理衝突。試問這個已「辨別」出來的學生,現時的照顧和輔導又是否合宜、有成效呢?

用真誠和時間建立安全網

要對焦學童自殺的議題,需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培養他們的解難能力、提供發揮的機會;更應建立一個安全網,好讓年輕人在困難時找到可靠的人陪伴成長。

要贏取他們的信任、聆聽他們的聲音,時間和誠意都是一個關鍵,信任方可建立起來。年輕人有時會對身邊人特別敏感,他們總愛試探對方是「處理」還是「關心」自己。成年人時間寶貴,總是選擇用最快的時間「處理」問題,而非選擇花時間關心「人」。

在繁忙的香港,成年人會不嫌棄他們麻煩、不嫌棄他們幼稚嗎?會願意傾聽他們的埋怨、傾聽他們的掙扎嗎?

課程可以縮減,考測可以減少,跟年輕人花的時間則不能少。要拯救學生,安全網應該用真誠和時間去建立。請不要「醫療化」 學童自殺議題,這是一個社會各持份者都需要「認領」(ownership)和參與(partnership)的工程,希望大家為我們的年輕人多走一步。

作者張鳳儀是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榮譽院士,葉兆輝是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張鳳儀、葉兆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