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娛樂

【開箱】《蒼鷺與少年》 窺探宮崎駿的私密回憶

發佈於

【明報專訊】第81屆金球獎本周公布提名名單,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自編自導、老拍檔久石讓作曲的《蒼鷺與少年》,獲得最佳動畫及配樂兩項提名,正好為今日(14日)在港開畫的《蒼》片造勢。電影7月率先在日本上映,首次採用「零宣傳」即未有公開故事大綱、配音陣容,甚至連預告片都欠奉的情况下,票房仍收逾86億億日圓(約4.6億港元),可是口碑兩極,部分觀眾對於戲中出現蒼鷺、鸚鵡、塘鵝等充滿隱喻的角色,感到一頭霧水,但如果說此片其實是82歲宮崎駿最私密的個人回憶,所有謎團便可迎刃而解。

「爛番茄」近滿分

自2013年推出退休作《風起了》,宮崎駿還是放不下本業,相隔10年再以《蒼鷺與少年》復出影壇。截稿前為止,「爛番茄」網站綜合168篇外國影評文章,此片獲得96%接近滿分,觀眾好感度亦達90%;本月公布紐約影評人協會(NYFCC)及美國國家影評學會(NBR)得獎名單上,《蒼》片分別奪得最佳動畫及十優電影,叫好之餘亦算叫座,雖然日本票房不及前作《風起了》的120億日圓(約6.4億港元)及《千與千尋》316億日圓(約17億港元),卻在美國開紅盤,首周末收1280萬美元(約9984萬港元)榮登冠軍,同時刷新宮崎駿動畫系列在美國開畫最高紀錄。

《蒼鷺與少年》創作靈感源自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但兩者內容並無直接關連,新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主角牧真人的母親在戰火中逝世,他跟隨父親牧勝一(木村拓哉聲演)離開東京,搬到故鄉與繼母夏子(木村佳乃聲演)一起生活,後者更已懷有其父骨肉,他的心情難免忐忑。某夜夏子失蹤,真人闖入神秘古塔,誓要救出繼母並解開古塔內的異世界之謎。

兒子拒絕接班

有評論認為《蒼鷺與少年》是宮崎駿從影以來最艱澀難懂的作品,不少日本觀眾在「零宣傳」情况下捧場,結果看得一頭霧水,事後批評情節零碎,甚至被片中出現大量含有隱喻的角色如愛說謊的蒼鷺(菅田將暉聲演)、吃人類的鸚鵡、隨風飄浮的白色精靈「嘩啦嘩啦」等嚇怕。

身為吉卜力工作室創辦人兼《蒼鷺與少年》監製的鈴木敏夫在訪問中透露:「關於電影的看點,我只給大家一個提示,就是片中主角真人其實就是宮崎駿的少年時代。明白到這一點,看電影的時候便會更有趣味。」換句話說,觀眾大可將《蒼》片視為宮崎駿的回憶錄,透過真人的經歷,看穿宮崎駿的成長過程和人生觀,例如電影結局,掌管異世界的曾舅公請求真人留下並成為他的接班人,但遭後者拒絕,堅持活出自己人生。這一幕對應宮崎駿兒子兼《安雅與魔女》導演宮崎吾朗拒靠父蔭而接掌吉卜力,格外令人唏噓。

反對軍國主義

《蒼鷺與少年》貫徹宮崎駿的反戰思想,戲中勝一因生產戰鬥機用的玻璃座艙罩,結果發了一大筆戰爭財,讓他們一家在炮火中仍過着富裕生活,可是真人並不快樂,寧願自殘亦不想聽從父親指令上學。事實上,宮崎駿父親宮崎勝次亦在二戰期間經營兵工廠,也有再婚經歷,他不止一次在訪問中批評父親是「不忠不義」之徒。他透過片中塘鵝,暗喻被迫上戰場的士兵,牠們靠吃嘩啦嘩啦維生,後者代表戰爭中枉死的亡靈,希望投胎轉世,卻遭塘鵝吞噬,藉以反映戰爭的殘酷和無奈。

至於吃人的鸚鵡,有人認為是軍國主義的象徵,鸚鵡王(國村隼聲演)計劃帶領手下推翻曾舅公掌管異世界,最後自招滅亡,反映宮崎駿對戰爭有多痛恨。電影以大團圓結局,真人趁母親輪迴前好好道別,然後帶着繼母夏子和僕人霧子離開古堡,並與父親勝一團聚,正好對應宮崎駿晚年訪問所說,他對父親勝次年輕時所作所為,終於感到釋懷,明白放過別人,等如放過自己,活出無悔今生。

上映日期: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