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越民: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小學人文科的前世與未來

發佈於

【明報文章】11月23日教育局公布《小學人文科課程框架(擬定稿)》(下稱《人》),傳媒把報道焦點放在課程框架的學習內容,有的把視線放在增潤學習內容,有的則指出課程內容大致繼承自常識科,一如局長「九成內容為原先常識科內容」的說法。

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把焦點放在新加入的「一成內容」。分離總是不易,若只加入新內容,我想也不必大費周章分拆兩科。我認為明白人文科新課程如何脫胎自常識科,才能知悉這科會帶領小學師生走向哪個方向。

關乎價值的學科

《人》同時公布教育局將「孝親」及「團結」列為中小學的首要培育價值,不禁令人感嘆:這年頭很多人已忘記,價值培育是常識科重點。忘記的原因首先是,常識科發展演變成過分知識導向;另外的原因則為,小學學界也自行探索以校本輔導活動、班主任課或成長課推行價值教學的方法。常識科價值教育功能,因而被忽視。

《人》重申人文科在價值培育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體認到學界已建立自己的價值培育策略,所以在關乎態度建立及生命教育的課題,《人》列明這些課題可與成長課合作。固然這有助減輕人文科的課時壓力,惟這種做法在《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已見先聲(頁48至49)。

不過,這種價值教育合作對學校有一定難度,很多小學會以教務及學生發展兩個方向分配教師工作,由兩個副校長各自統領兩邊任務。價值教育協作,就要涉及學校如何打破學校組織常識,不可低估難度。教育局除了培訓前線教師,也要注意提供相應有關課程領導(curriculum leadership)的支援。

更值得注意是學校的課程發展主任(PSMCD)在人文科的角色。因為《人》有學習時數要求,對節數及靈活學習時數有明確建議,甚至提示要多與不同科目協作。為達到課程合規(curriculum compliance),PSMCD需更好規劃課程地圖(curriculum mapping),才能應付人文科複雜但靈活的要求。這方面需要教育局注意。

人文素養的學科

比較小學科學科與小學人文科的擬定課程,《人》篇幅較長,因為《人》就每個「必須學習內容」提出繁多的教與學活動建議。以在小三「環保生活」(4個課節)為例,文件提出15項建議教學活動;而在小學科學科,往往只會為課題提出一兩個活動建議而已。

若再細看文件提出的建議教學活動,要求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教與學活動包括要求學生討論、蒐集及比較資料、角色扮演、戲劇教學或遊戲。文件處處提示但未明確點明的是:原來常識科人文課題最常見的直授式教學(即俗稱「講書」),並不應是新的人文科主要教學法。

為什麼會這樣呢?教學法需配合教學內容。《人》經常提到人文科是培育「人文素養」。「人文素養」並不由《人》首先提及,因為本來常識科都要求培育「人文素養」。2017年課程文件把「人文素養」總結為附圖,並這樣說:「具備人文素養的學生,會珍視自己和他人……他們欣賞和傳承作為人類共同經歷的歷史與文化,培養對美有更高的欣賞能力。他們會致力愛護大自然和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共創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頁13)

人文科是「人文素養」之科,附圖的五大範疇就是科目重要教學目標,而均屬於能力目標(如美學欣賞能力)或態度(如自我接納)目標。可以說,《人》的「必須學習內容」不過是達到「人文素養」的工具或載體。教師不是灌輸知識,而是透過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活動,讓學生提升人文素養。我以小一人文科新增潤的學習內容「認識中國書法」為例,當然這個學習內容可以有不少的知識點(毛筆的使用、書法家的介紹等);但當老師知道原來一切最終希望學生懂得欣賞書法、認識方塊字可有不同字體特點,為的是達到提升學生「對美的欣賞」的目標,教師的教學活動就可能變成讓學生蒐集在社區店舖中見到的不同字體,觀察字體異同,透過提升學生觀察力與敏感度,最終達到欣賞的目標。反過來,倘學生只能記憶毛筆的知識,未培育學生對漢字的觀察敏感度,就似乎與「對美的欣賞」不符了。

同時,《人》提示學校可至多有20%人文學習時數,放在有人文元素的跨課程學習活動。但心水清的教師都會發現,文件把全部「必須學習內容」的建議學習時數加總,也只有80%人文科總時數,意味《人》認為學校總有20%的人文科學習會在「必須學習內容」以外,由學校設計「與平日的課堂講授不同(的內容,讓學生在)……其他新的學習情境中,並融會貫通」。換言之,不單在80%的人文科課堂中需要體驗式教學,《人》還建議用20%跨課程學習或其他學習活動,去達到包括「人文素養」在內的學習目標。

行文至此,大家可以知道《人》規定「必須學習內容」的深淺,同時提示需要各種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法,但令人心中有疑問:有時間嗎?課節不足,可動用其他學習時間,惟總不能無限佔用學時吧?還未計教師有一段過渡期適應新課程與試用相應教學法,試驗也要佔用時間。當課時不足兼知識內容繁多,教師就有誘因依書直授,犧牲的就是「人文素養」。

另外,《人》確認了課程、建議了教學法,但未在評估落墨。評估的重要性,筆者在今年11月20日《明報》文章有提及(〈小學常識科分拆之後——從評估與課程的觀點看〉),不贅。但我想大家以上文提及小一欣賞中國書法的教學內容為例,如何設計合適的作業及評量給小一生呢?這並非做不到,惟教師需要就學生對書法觀察作合適提問、就學生回應及時回饋,以及設計觀察力的技能評量規準(rubrics)。這些都應該是未來人文科教師培訓的重點。

舊的常識科或新的人文科,均是價值教育、以培育人文素養為目標,定位未曾亦不應有改變。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避免因為陳義過高而變成空談。藉着是次人文科的分拆,讓大家抖擻精神、調準方向,重新出發。

作者是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講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越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