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尚宏:在夾縫中生存——駐美經貿辦公務員何去何從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中美兩國間的角力讓香港一次又一次地走在世界「中心」。這個中心不像舞台,更像漩渦。原本作為國家的國際窗口,香港以其獨特地位向外國展示國家形象。但無奈,2019年後,望向這個國際都會的眼神更多是敵對,而不是友善。

以為香港面臨的國際困境會暫告一段落,但別忘記,《香港經貿辦認證法》草案已被美國參眾兩院提上了日程。

經貿辦是什麼

經貿辦全稱為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香港駐外機構的概念可追溯至港英殖民時期,當時港府曾有駐英專員及其駐倫敦辦事處。回歸後,港府按《基本法》設立經貿辦,旨在促進全球對香港的認識,推動香港與不同地區的經貿關係。因此,經貿辦可被理解為獲中央認可的駐外機構,從其身上多少可看出「領事館」的色彩。

目前,港府在海外設有14個經貿辦,其中3個辦事處設立在美國境內(華盛頓、三藩市、紐約),足以說明美港間的經貿聯絡密切。

一旦《香港經貿辦認證法》草案獲得通過,意味着美國有可能不認可港駐美經貿辦的合法性,其所享有的外交待遇和豁免權將被撤銷,更惡劣的話,駐美的港方人員會被制裁、驅趕出境。駐美經貿辦最終或只變成普通「港資」公司,或不復存在。這個消息,既意料之外,也意料之內。

意料之外

以前的香港公務員好做。在中美角力未呈現白熱化情况時,他們可以做「世界仔」,站在「道德高地」之上。一方面,不用駐外的港府公務員定期上京參與培訓,更有機會與中央官員「搭晒膊頭」,表示「自己人」。另一方面,港駐外公務員,在歐美國家地區工作時,可以表示他們「高度獨立」、「政治中立」,甚至表現出與內地政府沒有任何聯繫。這樣,經貿辦官員就可以「食兩家茶飯」,既享受崇高的外交待遇,又不用捲入政治漩渦裏。但2020年《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駐外公務員就應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呢支歌仔無得唱」了。

意料之內

江湖有俗話,「大家上咗同一條船,唔係你話落就可以落」、「出嚟行,遲早要還」。港區國安法實施以後,有一些公務員會抱有一種僥倖心理,認為只要自己不是港府決策局或者職能部門的「一把手」或者主管,就不用擔心被外國政府制裁,不用擔心銀行帳戶被凍結,不用擔心被外國機構針對,繼續「扮好人」、「和事老」,既不得罪中央,也不得罪歐美。甚至更有公務員認為,經貿辦「山高皇帝遠」,誰也管不了自己,得閒就努力舉辦幾場海外龍舟賽、宣講會,出席幾場海外同鄉會的飯局,招商引資,就完成任務了。不,開始沒有那麼簡單。香港公務員與內地政府公務員,大家「都在一條船上」。即使你想保持距離,歐美國家也不會這樣認為。

經貿辦職員「憂患意識」不可無,大膽推測,小心求證。若駐美經貿辦不被承認合法性、缺少外交待遇,駐美港方職員將成普通市民。普通市民不同於外交人員,或遭冷眼,或遭嘲諷。

這就是考驗駐美經貿辦職員政治智慧的時刻了。要學會在夾縫中生存。缺乏了優惠待遇和外交地位,駐美的港方人員要用靈活的方式處事待人。是的,要學美國華僑同鄉會那樣舉辦活動;是的,要學美國華裔公民那樣遵守當地法規;是的,要學當地華人社團做好遭遇不合理對待的準備。如果真心有美方公司、機構、公民想到香港發展,只要駐美機構的「生招牌」在,商機總在。但撤退,就連機會都沒有了。當然,經貿辦想吸引人,除了舉辦線下實體活動,更要發揮網絡力量,搞好線上活動。是的,講好香港經濟、講好香港故事,愈來愈不容易,但這不是藉口。

作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人會知道這場中美角力何時會結束,但是長期作戰是必然。如果說,過往20年的香港,經貿辦可以幫港府「悶聲發大財」,那麼未來20年,香港作為國家外交博弈的一枚戰略「棋」,經貿辦就要多「食腦」才可以繼續幫港府「搵銀」了。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尚宏]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