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周永新:學童自殺、殘疾人士欠支援、照顧者壓力爆煲——教師、社工、醫療人員可以做什麼?

發佈於

【明報文章】本欄上文提到,一些人為了解決社會問題,提出的想法很多都是講來漂亮,一旦實行起來,卻不知從何入手、困難多多。承接這個話題,筆者想起近日幾宗社會關注的悲劇,包括學童自殺、殘疾人士欠缺照顧被發現死在家中、照顧者壓力爆煲患上各種精神病。

類似社會悲劇不是近年才出現

社會悲劇接連發生,其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記得20多年前,有學童輕生、手握《聖經》從高處墮下,傳媒一度大肆報道,及後有其他學童仿效,傳媒自覺學童自殺不宜高調處理,類似情况有所收斂。至於欠缺照顧死在家中的殘疾人士,有關個案近年常有發生,並不罕見。照顧者承受沉重壓力,身心常感疲累,早已是傳媒專題報道的題材,公眾知之已久。

筆者再次提起以上社會關注事件,因發覺政府在悲劇發生後的回應對策,總是把解決的責任推向某些人士身上:學童自殺——應該負上責任的,除了他們的父母外,教師、社工、醫療人員也常被點名,認為他們應有責任協助有自殺傾向的學童;殘疾人士欠缺適當照顧——應該負上責任的,除了他們的家人外,社工、社區護理員、醫療人員,多被認為有責任確保殘疾人士得到適當照顧;照顧者壓力爆煲——應該負上責任的,除了他們的家人外,社工、關愛隊、醫療人員,都被認為有責任紓緩照顧者的壓力、為他們提供協助。當然,教師、社工、護理員、醫療人員能夠提供協助、負上他們的專業責任,關鍵在於政府能否提供足夠的人手和資源,人手不足,什麼解決辦法都是紙上談兵。

青少年問題——「成也父母、敗也父母」

首先要談的,是家庭和父母的責任。政府呼籲父母多花時間陪伴子女,並且留意他們的情緒和行為,又鼓勵家人多關心殘疾成員和他們的照顧者。這樣的呼籲沒有錯,但有用嗎?看來又是說來容易、做就艱難!以今天香港一般家庭的情况,家人和父母能承擔更多責任嗎?記得10多年前,在一個關於家庭政策的研討會上,筆者曾講過:當子女情緒或行為出現問題時,把責任推給他們的父母並不會有實質效果:一來,父母未必有時間陪伴子女,特別是基層家庭的父母;二來,不少父母不懂如何與子女溝通,而子女的問題本來就可能來自父母。10多年前的情况已是這樣,看不到今天做父母的比以前進步,現在青少年對着手機的時間,也常多於對着父母。青少年的情緒和行為問題,正是「成也父母、敗也父母」,家庭總是一本難念的經。

這樣,教師、社工、醫療人員又能否幫忙解決問題?鑑於近日學童自殺個案激增,教育局推出「三層應急計劃」作為回應,為期卻只有兩個月,至明年1月底。簡單來說,計劃先由教師識別有自殺傾向的學童,然後轉介社署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接受輔導,嚴重的個案交由政府醫護人員跟進。這樣的應急計劃,重點是把現在分佈教育局、社署、醫管局的相關服務連接起來,讓教師、社工、醫療人員按照他們的專長,發揮識別、輔導和治療的功用,用意是疏導有情緒困擾的學童,防止他們走上自殺的道路。

筆者並非質疑「三層應急計劃」的作用,惟不想社會有錯覺,以為有了教師、社工、醫療人員負起協助有自殺傾向的學童之責任,問題便解決了。同樣,為了支援殘疾人士和減輕照顧者的壓力,特首在《施政報告》已提出增加暫託服務和照顧者津貼等措施,公眾也可能覺得,現在殘疾人士和照顧者可以得到社工和醫療人員的協助,悲劇就算無法完全避免,也應可以大幅減少。悲劇是否因此不再重演?看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以下是幾點必須注意的地方:

教師、社工、醫療人員不會製造奇蹟

(1)教師、社工、醫療人員並非「萬能」

今天教師的工作已不是授課這麼簡單,還得兼顧一連串與學生有關的活動,例如作為學生天文、寫作等興趣小組的導師,而近年興起的「生涯規劃」,更要求老師協助個別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工作十分繁重。無疑,老師與學生的接觸,可能比他們的父母更多、更長,所以理論上,老師應較容易識別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不過,就算老師有足夠和清晰的「識別指引」,他們會否如筆者的同事張鳳儀和葉兆輝指出的,「識別」變成「醫療化」——也就是說,老師關心的,並非學生的精神健康,而是他們的責任——識別他們認為有治療需要的學生?(見12月11日《明報》觀點版)

社工又可以做什麼?近日面對學童自殺、殘疾人士欠缺支援、照顧者壓力爆煲,社工早已疲於奔命,就算他們可以多行一步,看來他們只能把一些可以拖延的個案暫且放下,應對突然而來的責任。至於醫療人員,相信市民都明白,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的負荷已到了極限,特別是精神健康方面的治療,有關醫療人員可以做什麼?

綜合以上分析,可見教師、社工、醫療人員雖然必須負上應有的責任,惟他們並非「萬能」,以為把責任推到他們身上就是解決問題,是自欺欺人。可以預測的是,未來幾個月,學童自殺、殘疾人士和照顧者的悲劇只會短暫下降,惟情况其實沒有改善,教師、社工、醫療人員不會製造奇蹟。

(2)「做實事、做成事」——必須有長、又有短

李家超上任特首以來,強調政府的施政是「做實事、做成事」;這樣的施政方針,執行的官員或許有錯覺,以為政策必須短期內見到成果,於是把長遠的規劃忽略了。筆者認為,李家超的「做實事、做成事」,並非只有短期措施,他提出的「北部都會區」不是橫跨幾十年嗎?其實,社會問題多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例如學童自殺,短期措施只可止血,如果要解決青少年的精神困擾,要的是經年累月的工作,也涉及一些制度上的改變,例如公開考試對學生的壓力,不能單靠兩三個月的應變計劃。

總言之,積累已久的社會問題,絕非短期措施可以解決,政府必須有長遠解決問題的決心和毅力。

解決問題須從自身做起

(3)困難總有解決辦法,惟必須從自身做起

剛卸任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的黃仁龍,接受訪問時「建議年輕人睡好、睡飽,走多些路,為自己梳理情緒」(見12月10日《明報.星期日生活》)。年輕人要梳理自己的情緒,是年輕人保持精神健康必須踏出的第一步,猶如殘疾人士必須接受自己的傷殘、積極面對,照顧別人也必須首先學懂照顧自己;如果凡事怨天尤人,把責任委諸他人,更多的協助也難發揮作用。

學童自殺、殘疾人士欠缺支持、照顧者壓力爆煲——這些老、大、難社會問題,並不是把責任推向任何一方可以解決。

作者是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