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狄志遠:多元聲音收窄 乃整體社會損失

發佈於

【明報文章】日前政府公布旅遊業監管局新一屆成員,民主派背景的李華明沒有再被委任。個人查看過10多個政府的重要委員會,泛民背景的朋友都不是當中委員。這個查考雖不是全面的查看,卻顯示了一個令人憂慮的狀况——過去政府委員會的多元背景正慢慢收窄,慢慢失去多元聲音,朝向單元的意見。

政府委員會失去不同聲音,當局施政就會變得偏頗。我必須說:政府委員會的多元聲音收窄,這是香港政府的損失,也是香港整體社會的損失。

民意是政府施政之本

(1)作為政府施政的諮詢架構,政府委員會委員背景的多元化,正是讓當局聽得到不同民意。政府把握到民意,施政才不會如瞎子摸象。現時政府明顯跟民意有距離,亦沒有很好的溝通途徑,特別是對年輕人。若然政府委員會都不廣納不同聲音,那當局可從什麼途徑得到民意,特別是跟政府不同的聲音?

(2)事實上,不同意見更是政府推動改革的重要基礎。現今政府多次提及要改革、要目標為本;但若然是以目標為本,就要知道市民的需要。不然,盲目追求目標,施政只會是閉門造車。這似乎也是近來政府被批評的地方。

(3)政府過去有些專業的委員會,除了專業人士,也會刻意加入民意代表,而且是不同政黨背景的人士,讓政府的專業部門能夠從用家或受影響市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避免出現專業官僚主義,即只要專業上過關,其他事情就不關心。以為專業就可以處理有關事情,這是政府最近在科技事宜上連番失誤的原因之一。

「行政吸納」變成社會分化

(4)政府委員會一直具備政府「行政吸納社會精英」的功能,有助政治控制及社會穩定。今天,將某一政治立場者排拒在政府委員會之外,則這不是行政吸納,而是當局帶頭做社會分化。這是整個政治的改變,也會造成更大的社會矛盾。

(5)今天,市民普遍要求社會和解,特別是政府跟年輕人的和解。政府這樣的政策,只會令年輕人對政治心淡,甚至離開香港。如此只會造成更多的人才流失,不利社會穩定,也不利社會發展。

我個人希望政府能夠肯定不同政治背景者對香港的貢獻,能夠在政府委員會盡量吸納不同民意。這將有助政府的施政得到市民認同,亦透過不同背景的市民帶動社會和諧,而不是社會的對抗。

作者是新思維主席、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狄志遠]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