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人心不知何處去 如入寶山空手回——「民研」數據與避免結構性螺旋下滑

發佈於

【明報文章】2024年已到,祝諸君人安!心安!天下安!以前我會祝中國富強而開明,但現在不會。正面解讀:目標已達,不用再說了;負面解讀:擔心我的烏鴉嘴,說了反而不靈,所以不說還好。請勿亂猜我的答案,因為我沒有答案,仍在尋求答案。

際此新年開筆,剛好翻開香港民意研究所(下稱「民研」)發表的2023年終回顧和2024年前瞻的調查數據,發現官方已不斷努力,但民情仍然未穩、人心依然渙散,令「由治及興」更舉步維艱。忽然記起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的名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如今未見桃花笑春風,但已人心不知何處去?如果官方「完善管治和選舉制度」後的效果僅此而已,則是「如入寶山空手回」(源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離世間品》「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故有今天標題。

(1)值得深思的「民研」數據

眾所周知,民意如水,反映其自然的真實形態和趨向,不是故意唱好或唱衰就可達到目的。我看了有關數據後,也做了一些基層和專業界的訪問,嘗試深化和豐富數據的內涵。以下數據值得研究。

──有兩項是負面的。一、「預期2024年香港整體發展將會改善」的比率,比2023年的預期下降17個百分點,預期惡化的比率則上升11個百分點;相抵之後的樂觀淨值急降28個百分點。二、「預計2024年個人發展較佳」的比率,比2023年的預期下降4個百分點,預期發展較差的比率則上升7個百分點;相抵之後的樂觀淨值明顯下降11個百分點。

我想,除了政治空間收窄外(如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在此不贅,請參閱以前拙文),經濟前景低迷也是主要原因。這種現象主要不是因為外圍環境因素,而是香港本身競爭力出現動向性、指標性和結構性的弱化趨勢。加上香港經濟受內地經濟影響的程度不斷擴大(例如中美歐關係不穩,內地出口下滑,直接影響香港轉口業務);內地(從中央到地方)對香港經濟政策的主導性也日趨明顯,既給予香港在全國經濟大局中一些優勢,但也增加不少掣肘(例如北部都會區的資源調撥)。所以,必須客觀和平衡分析。

──有一項數據是正面的。在2023年「感到生活快樂」的比率,比2022年上升8個百分點,不快樂比率則下降6個百分點;相抵之下的快樂比率淨值上升14個百分點。

我訪問了一些基層和專業人士,發覺其中一個明顯原因是:很多人已逐步適應大環境改變(無論是主動的、積極的還是無奈的),人們慢慢調節心態,降低期望值,以求心安、身安和避免麻煩。「求(民主)之不得,退而求其次(生活)」成為首要目的。這符合官方「由亂到治」的目標,但人心不暢,難以協助和推動「由治及興」。所以,官方日後在平衡穩定形勢(包括國家安全)與穩定民心之間,必須適當平衡。

──2023年下半年的民情指數(初步數字)更值得重視。其中行政及專業人員的平均數(94.9)比學生的平均數(96.4)還要低(民情指數正常水平設定值為100),是各類階層中最低的兩個民情指數。學生的指數低,可解釋為他們未有實際接觸,以感覺為主;可是行政及專業人員多數有第一身接觸,掌握前沿實况,預測前景能力較強,但他們的民情指數竟然比學生低。這背後隱藏很多問題:難道他們比學生更灰心?如不弄清,只會令結構性的螺旋下滑加速。

(2)官方須認真看待螺旋下滑

──近年經濟數據已出現持續、結構性和傷害骨質的下滑。以去年恒指為例,不單跑輸全球主要股市,還首次連跌4年,是恒指推出54年來最長跌市。去年有73家新上市企業(比前年下跌19.8%),是10年新低;共集資463億港元(比前年下跌55.7%),是20年新低。上述下跌都是有指標性的,不能等閒視之,更不能視為暫時現象。

──長期以來,香港經濟結構愈來愈緊扣內地,美其名是「做大餅仔」,共同得益;但如今可見,香港經濟依靠大陸(尤其是民生方面),或由內地主導的層面和份額,都在不斷增加,以致出現香港經濟向內地輸送和為內地服務的勢頭。

當內地經濟景氣時,香港可以得益;但當內地也面對經濟困難時,則鞭長莫及了。近年「北水南調」大幅下降,部分中資企業寧可到東南亞國家上市也不來港,已可見一斑。他們感到香港「已成為中國內地的一個城市」,靈活性和可預期性減弱,才想在其他地區增加安全系數。

──更有甚者,內地各省市官員也着重本地政績,作為仕途升遷的本錢;而內地消費者也比以前更精打細算。以剛結束的新年假期為例,內地吸引港人北上,比香港吸引內地人士南下更為突出。內地旅客欣賞完壯觀的煙花節目後,也要返回內地而不留港住宿,這就反映香港旅遊業另一個結構性的問題以至缺陷,例如房價貴、服務參差等。過去,內地客與外國客的比例是一半半;但多年前內地客已佔絕大多數,又形成「主隨客便」趨勢,大大減少客源多樣化。

──上述種種都說明香港經濟基調已變,或正臨明顯變化,以至大變和質變。港府經常強調「經濟基調沒變」,卻掩蓋不了「正在變」和「已(惡化地)變」的危機。所以,更應正視調查研究。

(3)不應冷待民意研究寶庫

──這裏說的不單是「民研」,還有其他認真和專業的民意研究機構。但據「民研」主席鍾庭耀表示,近年來政策討論和傳媒愈來愈少引用具分量和客觀的民調數據,更無人使用「民研」的收費平台,顯示數據的作用和受重視程度正不斷下降。這是十分可悲的現象,反映調查研究的深度沒有加強,反而有「低質化」的可能。

──其實,數據、理據和根據,是調查研究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尤其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數據,還可協助施政者由微知著、由遠觀近;中短期的數據更可以協助發現危機,從而及早治理。內地重視大數據,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建議各專業界人士帶頭善用數據,用實際行動強化「數據價值」概念,對人、對己、對大局都有好處。

──善用客觀數據,必須排除其他雜質,例如政治考慮;更不宜因人或因機構而廢言。在外國,為保證民意調查的質量和參考作用,有時會轉彎委託,即請第三方以獨立身分委託民調機構(委託者身分有時還會對調查機構保密),減少雙方在設計問題樣本時各自的主觀傾向。

總之,各方抱着專業精神,相信善用客觀數據將有利於制訂政策、穩定民情,才不致「人心不知何處去」,更不會「如入寶山空手回」。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