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周浩鼎:國際盛事 聯通世界 把握香港優勢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新年伊始,謹祝各位讀者身體健康、新年進步。

市民大眾關注的熱點,當然離不開本港經濟狀况。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辭表示,繼續支持港澳發揮自身優勢;李家超特首在新一年開始,也表示今年首要目標就是力拼經濟。

筆者在聖誕假期期間留港,也曾到不同地方觀摩本港在聖誕期間舉辦的活動。據筆者觀察,聖誕假期間,本港旅遊熱點基本上皆是人山人海。而且筆者的現場觀察是,今年在港的一些特別熱門景點,例如中環,有特別多外國人。這很明顯跟過去3年疫情期間的狀况,有天淵之別。

港人北上消費 乃自然定律結果

最近一段時間,自從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假日期間出現大量香港市民往深圳消費。筆者接觸的普羅大眾,大多數都表示非常讚賞在深圳的消費體驗。當然,大家往來深圳已十分方便,北上消費其實也是大灣區內人口流動的一個正常體現。普遍來說,香港市民在深圳消費的選擇多,價格亦相對便宜。從性價比角度來看,就自然會有能力吸引香港旅客到該處消費。

最新入境處數字顯示,2023年全年北上的香港旅客人次為5300多萬,南下來港的內地旅客人次則為2650多萬。正如筆者前面所言,「爭奪旅客」是自由市場之間的競爭。我們經常強調,要促進大灣區不同城市之間的人流、物流。當深圳急起直追,以高性價比方式創造自身優勢,港人北上消費實在是自然定律的結果。

香港的應對措施,絕非採取「閉關鎖港」,亦絕非採取排他性的舉措。最近有聲音指出,為保住香港市民在港消費,竟然提出所謂「離境稅」。筆者認為這是本末倒置的建議,跟原來促進人流、物流的宗旨背道而馳。

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要搞起本港旅遊經濟,更重要的是利用香港特區的一國兩制優勢,透過舉辦國際盛事、大型活動吸引國際及內地旅客。舉例來說,筆者最近隨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考察團出訪阿聯酋,就可以清楚了解到,直到目前為止,中東人士對香港或大灣區的普遍認知仍然有限。這就證明我們還有很大潛力,推動中東與香港之間的旅遊,吸引中東旅客到港消費,而香港仍是普遍國際旅客踏足中國所選擇的第一道大門。

能夠吸引更多國際旅客與內地旅客留港消費,是更好地展現香港在一國兩制優勢下,有其背靠祖國與聯通世界的價值,這價值是有着中國傳統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集匯聚。對外國人而言,香港仍是有相當吸引力的地方。

本港的歷史建築物,尤其是經過保育後,繼而發展成旅遊景點,包括大澳文物酒店、大館,又例如位於中環的聖約翰座堂等,這些景點都展現了百多年前的西方建築特色。這一特色在中國香港佇立,對外國人來說,是十分感興趣且富意義的景點,沒有其他地方能夠代替。

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去年底,《經濟學人》發表了一篇題為「Lost half-decade」的文章,內容雖有不少篇幅談及香港去年整體來港上市公司數目下跌,但就在文末作了客觀分析,當中指出本港經濟主要受到美國高息影響,但市場預期2024年美國將開始減息。倘真的減息,資金及外國人流仍然會選擇回來香港,因為香港畢竟對外國人士來說,仍然相當具有吸引力。

自2023年10月底特首於施政報告宣布樓市「減辣」後,對外來專才給予「先免後徵」安排,據房屋局資料,截至去年12月初,在短短的不足兩個月時間內,已錄得230宗申請。其實這也證明了香港的房地產,對外來人士來說,始終仍受他們垂青。香港本地消費市道目前疲弱,間接也跟本地樓市有一定關係。

背靠祖國 仍是香港最重要機遇

本港的經濟發展,環球客觀的外來因素雖有一定影響,包括美國高息環境,但香港最為重要的發展機遇,仍是背靠祖國,以及與整個祖國的總體發展相關聯的獨特優勢。

國家對香港特區十分關顧,港區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早前就向中央提出,把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的免稅額由5000元提升至3萬元。若能夠落實有關提案,當然也會對本港旅遊經濟有所助益。

目前我們要做的是吸引國際及內地旅客,並舉辦更多國際盛事,為國際間的人流、物流往來,提供更為便捷的安排,包括增加航班、加強針對重點海外市場加大力度宣傳。對內地旅客方面,盼能改善口岸為24小時通關,便利旅客往來。如此香港就能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發揮好一國兩制、聯通世界的重要角色。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浩鼎]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