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專訪斐濟籍港大學人Ana Tuiketei 島國氣候變化最關切:下個十年仍在否

發佈於

【明報專訊】去年秋季,香港大學迎接了18名新一屆「亞洲環球學人」(AsiaGlobal Fellows),他們既能藉此計劃得到認識香港、中國以至整個亞洲的機會,也能協助香港連繫各國。在主辦該學人計劃的港大亞洲環球研究所協助安排下,本報專訪了其中4名分別來自斐濟、烏茲別克、格魯吉亞和埃及的學人,盼為讀者帶來他們本國的視角。系列首篇有來自斐濟的女性人權律師Ana Tuiketei(下文簡稱Ana),她分享了太平洋島國對氣候變化以至人權議題的視角。

明報記者 周宏量

被問到對於像斐濟等的太平洋島國來說,在全球事務上的最大關切是什麼,Ana馬上答道:「氣候變化。」氣候變化誠然是全球議題,惟對太平洋島國來說,這不止那麼簡單。Ana說,太平洋島國的主要關切在於「下個十年,它們是否仍存在」。

另一關切就是極端氣候情况(例如熱帶氣旋)下的脆弱性。她提醒這還涉及衛生或社會經濟的領域,例如可能面對水源短缺的困境,「即使有水,也只是受污染的水」。換言之,這不止涉及能否享用到基建,還涉及能否享用基本服務,「這就是氣候變化的影響」。

在去年11月氣候大會(COP28)首日,各國迅速就「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達成協議。「損失與損害」是環保議題術語,指涉氣候危機引發的嚴重和持續後果,其中「損失」屬無法逆轉或替代的類型,損害則屬可以修復的類型。從Ana而言,她更着眼於文化,「因生活空間、埋葬地、文化遺產因洪水或極端天氣情况而消失,某些文化已被連根拔起,故此那是正在發生的真實事件」。

多島國低窪缺錢 「可遷到哪裏?」

「我們可以將那些民眾遷移到哪裏?因此這不止是適應到新地方的問題,這是緩和(mitigation)(氣候變化影響的問題)。這肯定是太平洋(島國)的優先事項。」Ana指出,大部分的碳排放都不是來自太平洋島國,這是為何它們的脆弱性始終是首要關注,「這不止是太平洋(島國),加勒比海(島國)亦然,小島國都在說着同樣的事情」。

從地理角度看,太平洋島國其實橫跨非常廣闊的區域,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不同國家的訴求會否有重要差異?Ana同意,畢竟太平洋地區也有不同「次區域」,即美拉尼西亞、波利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三大島群,故在適應氣候變化的項目上會有分別,例如有些國家屬低窪地區(即更容易水浸、更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有些國家沒有資金用於適應氣候變化以至重新安置(relocation)。她解釋道:「要重新安置整個社區意味着要重新安置一套文化、一套遺產,而當你要遷移他們,這也意味着金錢,金錢正是大部分(太平洋島國)政府所沒有。」

教育是另一重要面向。太平洋島國人口頗為年輕,以Ana來自的斐濟為例,全國年齡中位數27.2歲。Ana表示,在這背景下重新安置的首務是處理社會經濟學的影響,即把國家的經濟政策優先放在就業和教育機會。

(港大亞洲環球學人系列.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