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說法再變 財赤轉盈「需數年」 陳茂波:不憂賣地短暫波動 李兆波倡調整國安法吸外資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下月28日將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財政司長陳茂波上月預告,不能抹煞下年度繼續出現財赤的可能,即無法達至去年預算案恢復盈餘的原目標。事隔不足一個月,他昨在香港電台節目《眾言堂》就預算案諮詢意見時,進一步修改說法稱,2025/26年度恢復財政盈餘的目標要再延遲,料需「數年時間」。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質疑,政府多次延後盈餘恢復的預測,或是理財哲學出現問題,又認為現階段要思考如何吸引外資來港,舉例需在《港區國安法》調整,令外資重返。

本港在2000年代初曾連續4年出現財赤,港府在2003年SARS過後,大部分時間收支平衡甚至盈餘,及至2019/20年度到2023/24年度5個財政年度間,有4個年度赤字(見表)。陳茂波去年2月公布預算案時原預料,最快下年度(2024/25年度)恢復盈餘。

去年初料下年度虧轉盈 上月稱或續財赤

陳茂波上月於網誌修改說法,料「下年度繼續出現赤字的機會不能抹殺」。陳茂波昨在諮詢會進一步交代,因本年度印花稅及地價收入減少,料要達收支平衡的目標「可能會多一兩年」。財政儲備方面,陳昨交代至今年3月底將降至7200多億元。另政府原預計本年度地價收入850億元,直至去年9月實收150多億元,與預算有相當距離(見圖)。

114名市民昨出席諮詢節目,當中多人關注政府財政,包括擔心財赤持續,亦有市民要求政府交代能否於下個財政年度收支平衡。

陳茂波回應稱,今年印花稅及地價收入減少,原估計2025/26年度回復收支平衡,現料財赤持續,目標數年內消除。他說,因應疫情,全球主要經濟體均連續多年財赤,港府會一方面兼顧民生,同時繼續投資未來經濟產業,至於北部都會區等土地房屋項目會繼續進行。

最重要繼續造地 北都續推

為開源節流,各政策局及部門下年度須節省經常開支1%,有市民問及可否進一步減至2%。陳茂波稱,不可讓開支無了期增長,會在不影響對公眾服務及綜援等民生開支下盡量調整。他提到,有部分政府服務收費自1990年代起沒變,會檢視有否調整空間。

有市民關注政府今季停售住宅地,陳茂波稱土地收入受市場影響大,回歸後政府土地收入波幅可介乎100億到逾千億元,認為不用太憂心短暫波動。他認為,最重要是繼續造地,在市場環境不合適下暫不推地,當樓市升溫、市場有需求再推出,可緩減樓市上升壓力。

李:大額工程應暫緩 檢討公僕架構

李兆波回應本報查詢認為,現政府要處理財赤將較2000年代更難,政府多次延後恢復財政盈餘的預測,情况不樂觀;政府年前提升股票印花稅率、去年加徵博彩稅等,但未能短期內增加收入,收入基礎出現一些問題。他認為,現階段政府要思考如何吸引外資,舉例港府需在國安法調整,令外資重返。

李兆波續說,在政府收入缺利好因素下,涉及大額開支工程應暫緩,並檢討公務員架構,而現時香港社會已回復安全,保安開支比例亦應調整。

麥萃才:需思考理財需否更謹慎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昨在同一節目稱,去年股票成交量跌、樓市買賣淡靜,印花稅收減,導致赤字擴大,慶幸本港仍有數千億財政儲備,不需急於解決所有問題,但需思考理財上是否要更審慎。至於早前多幅住宅地流標,麥同意陳茂波提出要繼續造地的策略,待有相關的土地需求,只要土地在手,即可在短時間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