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不需風流高格調 引得黃鶯下柳條——2024年中國如何開局的利弊和對策

發佈於

【明報文章】2024年,對中國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這不單針對「十四五」規劃而言,對更長遠的發展也有重要啟示。所以,不能因循守舊、虛張聲勢,更不能驕躁浮誇。相反,必須穩重而行,還要創新思維。忽然記起唐代秦韜玉的《貧女》詩:「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意指內涵和實力最重要,毋須風流高調,「有料」和勤儉就不怕艱難。此外,唐代胡令能的《詠繡障》也說:「繡成安向春園裏,引得黃鶯下柳條。」意指刺繡功夫靈巧,連柳上黃鶯也可以引下來。故引為今天標題,盼有利於開局。

(1)形勢確有困難和不利之處

──毋須忌諱,今年承接近年的持續下滑,開局困難重重。很多經濟數據都令人擔憂,尤其是房地產,主要上市房產企業的總市值下跌27.75%,是3年來最大跌幅。房地產佔中國GDP(本地生產總值)約四分之一,中國家庭的70%投資也在房產,業界估計今年還可能有雙位數收縮;瀕於「爆雷」的房產企業負債共10萬億人民幣,行內人士說「印鈔也解決不了問題」。

房地產下滑還會引致地方性的基金(主要是地方政府集資渠道)預算大幅下跌,業界估計賣地收入至少減兩成。舉一反三,其他經濟數字毋須羅列了。

──減薪潮和討薪潮接連出現,也是一大隱憂。據38個主要城市統計,即使基本薪金不變,但其他收入減少,引致不同工種的薪金出現自2016年以來幅度不同但為期最長的下滑。其中最吃重的數碼科技業的招聘平均月薪減幅,去年達7%。各地公務員由2021年7月起收入漸次下降,有些還要回吐前幾年的獎金。一些地方政府更成立「減薪辦」,研究如何增收節支。這是過去少見的。基於此,湖南、河南、四川等地已出現教師和醫護人員討薪潮。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大企業(例如上海城投集團、武漢農業集團、內蒙伊利集團)近期陸續成立「人民武裝部」,有員工參與,接受某種技術指導。從維穩角度看,防患未然,無可厚非;但這反映什麼趨勢?才是最值得研究。是簡單的防止混亂和治安問題?還是應付社會動盪不穩、民情躁動?不可忽視。

──反貪腐仍是一大挑戰。最近火箭軍貪腐集團被連根拔起,還涉及空軍(詳見剛公布的全國人大罷免名單)。最近中紀委召開三中全會,說這是「壓倒性的勝利」,但又說「仍有官兵高壓反腐下不收斂」,可見清理貪腐確實不易。須知道,這些貪腐集團都是近10多年來才凝聚犯案的,為什麼他們可以如此根深柢固?倒是外界難以解答的問題。

(2)必須清理積累的隱患

──上述問題存在已久,原因也由來已久,成為積累的隱患。怎樣才能夠根治?各界都認為必須認真對待源頭和起因。其實,各方已經重複提過很多建議,但同時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都視而不見、見而不理、理而不碰、碰而不深。有權的人難處理,無權的人沒法理,周而復始,只好當作看不見,針刺心臟才處理。

──另一障礙是,以為思想教育可以控制一切。最近北京舉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要求「唱響中國經濟光明」。以前的說法是「唱好」,現在改為「唱響」,反映官方也認識到,如果現實不如理想,怎樣唱也唱不好,所以退而求其次,改為唱響。我想,倒不如叫「唱導」,既用務實方法改善經濟民生,才可以引導唱好的輿論。

近年來,宣傳輿論導向有兩個現象,必須認真審視。一是上級說「唱好和唱響」,下級馬上和應,還說要「跳起攀高」,但這會否重蹈大躍進年代的假大空?即使不會像以前那樣離譜,惟會否間接刺激造假帳、假象、「篤數」?精明如朱鎔基,當年考察某地的糧食儲存時,也被搬來「篤數的儲糧」騙了。

二是不少談得、寫得的宣傳官員,近年仕途不俗,由宣傳崗位轉升其他高位。他們固然有其能幹之處,但治國依靠實才、口才還是文才?倒是一個現實的主次和優次問題。

──即時的監督還是事後諸葛的馬後炮,也很重要。最近,國師級的經濟大師吳敬璉指出,中國經濟和社會已到臨界點。他實事求是,完全「不需風流高格調」,但他的講話很快被下架。

外界關注的不單是他的講話內容,還有下架的界線誰來掌握?誰來決定和處理?按現時操作特色,不一定是高級官員,而是一般獲授權的「輿論守門員」,也可以大刀闊斧「保護輿論淨土」。這樣又如何廣開言路、察納雅言呢?

更有甚者,近期無論在內地或香港,輿論紅線不斷移動,令人難以捉摸。坊間已有戲謔之言:千萬不要把紅線女變成「紅線累」,再變成「紅線淚」。紅線女是已故粵劇大師,名重一時,但無人想成為她《紅燭淚》的主角。

(3)應對困局有很多善法

──雖面對種種困難,但我從來不覺得死路一條。只要因時制宜、因勢利導,辦法總比困難多。眼前必須看到,外國經濟也是「死水裏作浪」,關鍵是誰的復常速度快、步履穩?所以中國可趁此時機,穩步前行。即使外國制裁中國的高科技,但一些不是頂端的高科技中國早已掌握,例如中國的電能車已擴大外國市場,彌補部分外貿萎縮。諸如此類的空間,仍可不斷拓展。

更值得觀察的是,早前在美國舉行「習拜會」後,中美外交角力有點鬆動迹象,外界觀察中國的「戰狼外交」會否調整?最近在北京舉行的駐外使節會議上,除了前外長秦剛已證實下台之外,被視為近乎「撒野」的駐法大使盧沙野未見影蹤,也是一個無形的焦點。只要中國不斷調節及緩和對外關係,肯定可以爭取更靈活空間。

──如今,火箭軍必須重整,間接顯示兩岸兵戎相見的機率相對降低。所以,不管近日台灣大選結果如何,北京只要穩住中美關係,即使減少對台壓力,也不會出現實質「台獨」,因為美國斷不會讓台灣「獨立」,從而失去與中國大陸討價還價的牌。按此形勢判斷,重新研究兩岸政策,壓力和引力齊思,總比單邊強勢施壓好得多。

──內地社會雖然經濟下滑、人心浮動,但關鍵是怎樣穩定下來?官方必須高效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更重要的是高度克制,切勿輕易使用武力;企業的人民武裝部不應導致人民壓人民,甚至人民鬥人民。

在此關鍵時刻,不能一下子提高官員質素,惟最低限度要防止官員因表忠或急見成效而胡亂下令。近期廣東三水的「躺平名單」示眾事件、湖南長沙周南中學因縮減春節假期而引起的維權事件,也是必須避免激起民怨、擦槍走火的事例。

總之,我們無意「唱衰」,「誰愛風流高格調」?只求「引得黃鶯下柳條」!唯此而已!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