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鄭泳舜:2024年 香港從盛事出發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一年之計在於春。踏入2024年,香港今年將繼續舉辦更多盛事,吸引旅客。要數今年的體壇盛事,第一個是1月初剛結束兼闊別21年後回歸的ATP男子職業網球巡迴賽,還有本月21日舉行的渣打馬拉松、2月份話題性極高的國際邁亞密美斯表演賽等。大型體育盛事除了有助強化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形象,亦可帶動市民對運動的熱愛,兼可帶來體育產業、體育旅遊等經濟效益。我們迎接盛事之餘,都好應該適當檢視,務求採取手段或措施把盛事周邊利益擴大。

過去一年,單是M品牌制度資助的大型體育活動,就舉行了16項。較對上年度只舉行了4項活動,以倍數上升。當中不乏新辦項目,如中國香港體育舞蹈總會舉辦的WDSF霹靂舞世界系列賽、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及港珠澳大橋半馬拉松賽事。論項目之多,高爾夫球賽就有3個項目。還有一些無M品牌資助的大型體育賽事,如雲集逾百名海外頂尖選手的香港公開劍擊錦標賽,以及屬巴黎奧運入圍計分賽的香港三項鐵人亞洲盃,一樣也有眾多海外頂尖選手參與。

筆者去年參加了兩項非M品牌賽事,包括三項鐵人及劍擊賽。有澳洲籍三鐵選手跟筆者分享,可以在鬧市及維港旁參與三鐵賽,感覺很奇妙。去年有眾多體育盛事,筆者認為要感謝文體旅局、所有主辦機構及體育總會的努力。單是來港作賽的境外選手人數及觀賽人數之多,與數年前比較都有突破,這就是我們的軟實力。

5方面值得檢視優化

展望未來一年,筆者認為有幾項事情值得政府當局、相關體育總會或主辦機構檢視並優化。其一,比賽宣傳不足。不少賽事都很獨特、很精彩,但現場觀眾不多,市民知道的甚少,遑論入場觀賞。例如去年12月霹靂舞世界系列賽,份屬2024年奧運積分賽,是香港首次舉辦,又為青年喜愛,但宣傳期很短。當日入場觀眾全屬主辦機構派發門票,雖沒有坐滿整個伊館,但歐亞選手雲集,比賽氣氛之熱烈及觀眾反應,令人眼前一亮。

越野車錦標賽方面,主辦機構雖然因設施技術問題臨時改變賽道,出現瑕疵,但現場沙塵滾滾,一樣吸引了東南亞及大灣區車迷買票入場,觀賽氣氛熾熱。惟同期在本地電視上頻密出現的賽車賽事廣告,卻是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針對一些新項目的籌辦,筆者建議政府應給予更多技術支援,主辦機構亦應在傳媒覆蓋與市場推廣方面加一把勁,這亦是M品牌撥款的指標之一。香港方面,可在社交媒體或港鐵燈箱賣廣告;針對境外旅客,則可在一些國際包括東南亞旅遊雜誌及其網上平台,或境外常用的社交媒體刊登廣告。

其二,適當地把體育盛事與旅遊結合起來,可透過資助旅發局,經主辦盛事團體邀請參與賽事的部分境外選手參與香港遊,一併宣傳香港。例如今年初有3場世界級的足球盛宴,分別雲集美斯、英超名宿奧雲,還有前世界足球先生費高,將先後亮相。我們最重要是讓這些世界級足球明星或前名宿,來港作賽之餘,也要順道逛一逛,做香港的「生招牌」。

做好把關 減出錯機率

其三,去年的M品牌賽事差不多每個月都有,令人目不暇給,當局應協調主辦機構有序宣傳盛事。

其四,礙於優化資助計劃後多了私人機構申請籌辦M品牌活動,政府要做好把關工作,並對這些大型活動做好事前風險評估及預案,盡早提供協助和支援,如聯繫運輸署、警方等部門,把「出錯」或「烏龍」機率減至最低,使盛事順利舉行。

其五,當局可資助或支援舉辦大型體育活動的團體,於境外宣傳及推銷在港舉行的大型賽事,以吸引更多遊客來港觀賽。或因應體育盛事來港的境外選手和觀賽遊客,鼓勵贈送港鐵車票或特定消費券禮品包。若加碼做好宣傳推廣,相信可以把體育盛事的邊際利益逐漸增加,讓盛事之都的美譽「增值」。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鄭泳舜]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