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繁花》能否帶動「港派文化熱」

發佈於

【明報文章】電視劇《繁花》已然成為近日的熱門話題。該劇口碑、收視率俱佳,更出現「全世界華人都在看《繁花》」的罕有景象。雖然講的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故事,但劇中處處「港味」成為觀眾談資,引發人們對於「港派文化熱」回歸的想像。

近年,大量擁有專業技術和豐富經驗的香港影視人「北上」,與內地影視產業融合;雖有不少佳作,卻鮮有「港味」。筆者曾擔心,擁有優秀影視工業體系的香港,最終淪為「影視業的富士康」。如今,《繁花》的出現打消了這種憂慮。除了經典港曲配樂、致敬港片鏡頭等點滴「港味」,在《繁花》中,香港也擁有自己的敘事——改革開放初期內地人的嚮往之地、助力內地經濟騰飛的橋樑、上世紀90年代內地流行文化的主角……上海劇講出「香港故事」,卻毫無違和感,便是《繁花》的魅力所在。

滬港「精神碼頭」 全球華人心靈故鄉

抗戰時期,大批上海電影人「南下」,打造了香港電影產業的基石。而不同時期移居香港的大量上海人,也奠定了後來香港文化的格調和品位。張愛玲的小說、上海灘的恩怨,都是香港電影的常有題材。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的繁盛,也可以說是滬港文化融合的種子,在香港這塊獨特土壤中開出的花。「港流」又為後來的上海文化,提供了反哺與引領。比如,《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表示,他寫小說時,腦海裏常出現王家衛的電影鏡頭。

《繁花》是近年少有的、能夠在整個華人圈引起共鳴的影視作品。該電視劇在YouTube、X(前稱Twitter)等社交媒體上的熱議,呈現出「全世界華人都在看《繁花》」的景象。

滬港兩城除了在文化、社會層面有着深厚淵源外,也因華人精英聚集、中西文明融會,一直以來都是全球華人的「精神碼頭」——是外望視窗,也是親近的心靈故鄉。全球看《繁花》,便是緣於「精神碼頭」的魅力。香港文化復興的重要路徑之一,便是要拓寬發展視野,充分挖掘「精神碼頭」的角色。

《繁花》獲成功 在於影視人自我突破

一直以來,在內地乃至整個華人圈,「港風」一詞有獨一無二的指代對象;香港也一直是全球華人心目中的文化高地。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金手指》製作上乘,在港票房也相當不錯。有人拿《金手指》與《繁花》對比,認為《金手指》影響力略遜一籌,香港影視業大不如前。

在筆者看來,無論是《金手指》還是《繁花》,都可視作近期香港影視業的成功。《繁花》除了導演王家衛,還有多位香港影視圈資深人士參與製作:視覺總監是參與《臥虎藏龍》攝影的鮑德熹;音樂製作是為《墮落天使》配樂的陳勳奇;造型指導則是《倩女幽魂》、《功夫》的服裝設計陳顧方。此外,還有鍾鎮濤、鄭希怡等多名港星參演。

《繁花》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根本上在於香港影視人的自我突破。比如,視覺大師王家衛肯「屈尊」拍攝擁有更多受眾的電視劇,嘗試在互聯網管道發行,與內地影視圈充分融合以獲得更多內容、資金、市場等資源。而這些突破,意味着在全球華人範圍內爭取更大的影響和共鳴,也意味着擁有更大的市場。

香港文化輝煌要素 沒有消失

近年,內地經濟社會發展迅猛,「港人北上消費」的新聞、「金融中心遺址」的論調等,都讓香港在心態上有了昔日優勢不再的隱憂。實際上,華人精英、中西土壤這些構成香港文化昔日輝煌的要素,並沒有消失。

香港憑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地位,匯集大型文化藝術盛事及國際展覽等,吸引中外文化藝術界人士來港活動交流。而多年來在策展、製作、表演、藝術管理等範疇累積豐厚經驗,也頗具含金量。近年開闢的西九文化區中西合璧,使香港展現出新的文化魅力。

據筆者觀察,港客北上,大多去山姆掃貨、吃喝玩樂;而到港內地客中,則不少是專程來觀看舞台劇、音樂會、藝術展等,他們認為香港演出、展覽品質更佳,票價相宜。而對懷念舊港風的人來說,來港一定要看看金庸展、港劇舊景,並在星光大道「打卡」。香港若用心經營,充分挖掘「精神碼頭」角色,能否掀起新一輪「港派文化熱」?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