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鍾志源:從根源拯救有自殺風險的學童

發佈於

【明報文章】近期學童自殺日趨嚴重,教育局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在全港中學推行以學校為本的3層應急機制,冀及早識別和支援自殺風險較高的學生。然而,關注學生精神健康「預防勝於應急」,應急機制就是學生在精神健康上已出了問題的急救方法。但長遠和根源上,我們要讓學生的精神健康起來,並不是當「問題」出現才施予急救。我作為前線校長及心理學家,提出以下建議,盼大家能彼此合作,從根源關注學生需要。

於每所中學增設全職輔導員

3層應急機制中,建議在第一層篩選自殺風險較高的學生,並轉介給校外專業人士跟進。現時大多數學校並無額外資源,跟進自殺風險為中度及輕微的學生,只依賴現有輔導教師或社工。因此我們需政府提供額外支援,例如為每所學校增聘一名全職學校輔導員,對所有剩餘未被轉介的危機學生個案給予小組或個人輔導。據我了解,現時本港大學所提供認可的碩士培訓,或由香港心理輔導專業組織提供的輔導員資格認證,均可讓輔導員在有認受性的資格下於學校執業。

學校輔導員與學校社工的角色和專業性質不同:社工着重按學生需要,向其他專業服務機構作必要轉介,幫助學生成長;輔導員則着重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提供情緒支援和心理輔導服務。誠然,專業輔導員的優勢在於其具體培訓和專業經驗,我建議全職學校輔導員的薪酬待遇應該跟學位教師薪酬掛鈎,而工作範疇亦應專注於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釋放教師空間

關心學生和及早察覺高危學生,不應紙上談兵。教師需時間與學生交談,以行動建立雙方關係,「同在」(presence)是很重要的。惜在現行制度下,為了不損失寶貴的上課時間,大多學校盡量不安排於上課時抽離學生作面談,可見老師真實能夠與學生「同在」的時間不多。

當師生壓力不斷上升時,他們能停下來喘息的空間也會愈來愈小,冀望教育局能為教師釋放更多空間,讓他們有心力做更多關心「人」的工作。師生關係建基於被關愛又被信任,及早識別和介入學生面對的困境,對幫助有自殺危機的學童是最為關鍵,也是必須的。

釋放課時

承上點,學校必須調整現有行政政策,包括釋放課時,學生方能有足夠時間參與社工和/或輔導員安排的活動及輔導面談。現今不少家庭都面對不同程度的衝擊和挑戰,父母的期望和大量課外活動亦令學生產生嚴重的精神壓力。學校作為青少年學習的重要地方,惟同時也是壓力的主要來源:學校風氣、功課量、環境轉變和朋輩間的比較等,在無形間已對學生構成壓力。

故此,學校應在現有課時上有系統地推行精神健康計劃或課程,如參考過去「共創成長路」計劃,由本地學者組成研究小組,並與社會福利署及教育局協辦精神健康教育課程,以預防性和發展性的方式關注學童精神健康。因此,如何釋放課時,讓學校能有更多空間處理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乃當務之急。

檢討教育改革果效

2009年9月教育局推行「334高中」改革,把整個中學課程由7年縮短至6年,中學文憑試(DSE)已成為師生壓力源頭首位。改革已推行14年,文憑試亦已舉辦了12年,到底此教改的果效有多少?大家是否值得將DSE的壓力加諸師生身上呢?

在我看來,香港教育制度仍汰弱留強,DSE彷彿變成12年免費教育的唯一成績單。目前香港採用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原則上只按學生分數與所選大學學科去派位。但試想像一個很有數理天分的學生,惟他在語文科考不到第三級成績,已難以晉升大學。加上,現時無足夠數據顯示學生在新舊學制下學術水平的差異,實未能真正檢討教改果效。若要從根源面對壓力源頭,認真檢討「334」教改是有必要的。

總括而言,學童精神健康問題是一個綜合性的挑戰,需學校、家長、社會機構和政府部門共同合作,方能從根源拯救有自殺風險的學童,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

作者是荃灣聖芳濟中學校長、英國特許心理學家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鍾志源]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