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梁幸發:穩經濟 更要穩信心

發佈於

【明報文章】踏入2024年,不少旅客來港歡度新年;政府推廣「夜繽紛」下,夜市人山人海,還有各項國際盛事接踵而來。但同時香港經濟面臨不少挑戰,市民在經濟不明朗、港股和樓市持續下跌的低迷氣壓下顯得戰戰兢兢。香港在由治及興的轉折過程中,我們應如何積極自處和應對?

多管齊下 穩住經濟

香港現時的經濟問題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地緣政治、外圍環境及內部結構性的問題。因此香港必須多管齊下穩住經濟:其一是積極發展新興市場,擺脫以往本港經貿過分集中和依賴歐美市場;其二是持續發展創新和科技產業及建立多元經濟,扭轉以金融和房地產作為發展本地經濟及市民財富增值的主要支柱與來源;其三是毫無疑問地把握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

隨着中美衝突持續和地緣政治升溫,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斷無理、不負責任地對中國施加各種限制及制裁,香港亦難獨善其身。

香港與歐美等國的經貿關係難以復返,積極開拓其他市場成為香港出路之一,特別是中東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和巨額資金,早前亞太區首隻沙特阿拉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港交所上市,對於將香港與中東關係聯繫起來及動起來,有標誌性的作用。

另外,本港經濟亦受外圍環境及內部結構性的問題困擾,包括外圍及本地息口持續高企,使本港股市和樓市持續受壓。恒生指數近日接連失守多個重要關口,本港樓市亦從高位下跌逾兩成,使普遍依靠金融和房地產增值財富,特別是近年買入港股和本地物業的小市民飽受煎熬。此外,本港內部存在多個結構性的問題,包括勞動力流失、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等,而且本港社會經常被批評只靠「食老本」,缺乏創新和創意的活力。以上種種,自然令人對本港長遠發展不無憂慮。

香港發展 關鍵仍在於與國家結合

儘管如此,本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作為「超級聯繫人」,一方面要積極對外拓展市場,另一方面更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事實上,中國近年在歐美國家持續壓制和圍堵之下,仍能夠砥礪前行、奮鬥自強,其中在科創領域更保持日新月異,包括早前中國首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正式投入商業營運、國產大型郵輪首次試營運,以及神舟載人飛船持續升空,實現中國的太空夢。

香港未來發展要突破界限和瓶頸、建立多元及創新經濟,關鍵仍是離不開與國家發展高度結合,並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將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主要增長動力和重要引擎。

誠然,現屆特區政府展現了「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作風,具有居安思危和提速提效解決問題的決心——面對本港多年未解的房屋問題,推出簡約公屋和積極收地造地,務求讓更多市民能夠安居樂業;面對晚上市面人流不足,推出夜繽紛活動,以刺激晚間人流帶動生意;面對「移民潮」,推出「高才通」計劃,以補充本港勞動人口流失。可見政府主動的作為及對社會的承擔。

然而遠水始終難救近火,無論是對外開拓市場、發展多元經濟,還是解決本港深層次問題,均需時實踐和驗證,並非一時三刻便能成事。本港面對經濟結構轉型所出現的陣痛期,政府要有對策維持社會對本港經濟和發展前景的信心,讓市民有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多辦夜繽紛國際論壇 難扭轉形勢

事實上,香港的發展機遇不言而喻,部分經濟指標和數據也不比預期差,例如失業率維持低水平,以及香港總存款額仍在持續增長,最新達到約16萬億港元;但現時市民面對整體經濟環境欠佳和內部發展動力不足,港府需小心處理。我們固然不必妄自菲薄,惟在大環境不遷就之下,以官腔套話或形式主義單方面「說好香港故事」,實難以引起社會認同和共鳴,也不能僅靠多辦一些夜繽紛活動或國際論壇,便能扭轉整體形勢。

特區政府應致力梳理市民在經濟逆境和挑戰中的期望與切身感受,並腳踏實地展示如何有能力帶領香港走出經濟發展困局,及着力回應最核心的社會和民生訴求,包括維持和促進多元開放包容的環境,重視及留住本地人才,穩住與市民息息相關的股市、樓市和零售市道,及社會對前景的盼望,避免出現不必要的信任和信心危機。

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2年「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4點希望,其中之一為「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並提到現屆政府要務實有為,「讓每位市民都堅信,只要辛勤工作,就完全能夠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經濟存挑戰 推政策更要小心考慮

特區政府早前曾提出研究資產增值稅,一度引起社會討論,最終澄清短期內不具備條件開徵;而原定即將實施的垃圾徵費,也在一片疑問和爭議聲中押後實施。筆者認為,在經濟發展存在不少挑戰下,普遍市民對前景未感樂觀,任何政策和措施更要小心深入充分考慮,切實以民生角度出發;下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也要有更具體的穩經濟措施,以守住習主席所寄語港人對擁有更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信心。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執業律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梁幸發]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