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譚偉強:加大教育投入 助港留住人才

發佈於

【明報文章】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大增、多個經濟體均藉機吸引新產業及中高端人才之際,高度依賴外來人才維持經濟活力的香港,亦加大全球攬才力度。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已有約8萬名獲批簽證的人才來港,超過了政府年初定下全年3.5萬人的目標;僅「高才通」一項人才計劃已收到逾6萬宗申請,約4.7萬宗獲批。

在眾多的申請原因中,子女教育優勢是「高才通」等人才計劃引起熱烈反響的主要原因。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與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針對1200名非本地人的調查顯示,75.8%非本地人才表示會選擇讓自己子女來港就讀中小學;而讓子女留在原居地及讓子女到海外就讀的,僅分別佔18.1%和3.7%。

引進人才後,更需留住人才;保有教育競爭力,對香港至關重要。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構築多元化國際化的教育資源高地,將為人才引進加碼助力。

香港教育資源有優勢 但不均衡

匯豐銀行一個全球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內地父母對子女教育經費的重視程度排名全球第一;子女教育支出相較住房支出等,更具剛性。

通過高才通計劃獲批來港的人才中,逾九成來自內地。為了孩子的教育而選擇進行「身分規劃」,是一個重要考量。中國內地某一成功申請高才通計劃的受訪者表示:小孩如果能夠落戶香港,以後不管是參加高考還是去外國發展,在教育方面都會有更多選擇。

從教育品質來看,香港擁有國際化教育、兩文三語、靈活小班教學等特色;升學競爭力方面,華僑生聯考考試題目簡單、報名人數少、錄取分數線低。此外,香港居民身分或永久居民身分考生,還可以參加DSE(中學文憑)考試。DSE考試是全球唯一一個可以使用中文答題的國際性質考試,有超過300所大學承認DSE考試成績。

儘管中國內地人才被香港優秀的教育資源所吸引,但不可忽視的是,香港教育的優勢也因本地社會階層固化嚴重、貧富差距明顯而受到削弱。2019年,本港私立中學一年學費最高達到20萬元。而資料顯示,香港高等教育學費也已經超過了歐洲和美國。如若引進的人才仍需為子女優質教育負擔較高成本,可能無法如港府所期望的選擇留港工作和定居。

企業或需為員工子女教育補償費用

在教育資源稀缺城市工作的企業員工,需為子女的高品質教育付出更大代價。

本港公立學校(官立/津貼)佔了中小學總數的70%以上,它們由政府資助,受其嚴格規管,財力有限,教育資源遠低於國際學校和直資學校。

而公立學校的插班機會,相比國際學校和私立學校少很多;若想插班band 1的學校,競爭只會更激烈。在公立學校教育品質較差或名額緊缺的情况下,選擇就讀品質較高的民辦學校或聘請家教,則需更大的經濟支持。

據香港恒生銀行調查,持有100萬元以上流動資產的客戶,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需花費28.4萬元;若要支持子女成長至22歲大學畢業,整體預算將達到約624.8萬元。匯豐銀行2017年全球教育報告顯示,中國香港在全球各國和地區的平均教育支出當中排名第一,平均教育支出高達132,161美元(約103萬港元),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

因此筆者認為,在教育投入不足引致教育不公平的背景下,香港企業為留住人才,其勞動力成本也將有所增加,以補償員工在面對子女教育資源缺乏時所必須承擔的額外費用。

良好教育資源 可抵消員工加薪動機

教育投入不僅事關城市間的人才「爭奪戰」,也能夠對企業勞動力成本發揮槓杆作用。有關人口遷移的部分研究發現,員工寧願犧牲部分工資收入,也要謀求一份能夠使子女在遷入地的公辦學校順利入學的穩定工作。這意味着,政府教育支出與企業薪酬溢價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作為非貨幣激勵,良好的城市教育資源能夠抵消員工要求加薪的動機。

筆者基於中國內地城市的一項實證研究表明,公共教育支出1元人民幣,能夠使該城市企業平均勞動力成本降低5元人民幣。這表明政府教育資源投資作為一項公共政策,對私營部門具有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且槓桿效應非常可觀(註)。從這個角度而言,加大教育投入、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有利於留住人才,對企業和諧勞資關係的構建及工作效率提升,也有深遠意義。

公共教育支出,是提高人力資本儲備和降低企業長期勞動力成本的有效政策。除提高公共教育支出,港府也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進一步加大對個人或企業捐贈教育投入提供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更多社會資本推進非營利性質民辦教育的發展。

註:Tan, Weiqiang; Xie, Chenxin; Ye, Dezhu (2023), Do urba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ffect corporate labor costs? Economic Modelling, 130.

作者是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副教授、個人理財教育文學碩士課程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譚偉強]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