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巴黎】畢加索與斯泰因「語言的創造」

發佈於

【明報專訊】為紀念畢加索逝世50周年,盧森堡博物館(Musée du Luxembourg)於2023年9月至本月28日舉辦特別展,展出畢加索(1881-1973)與斯泰因(Gertrude Stein,1874-1946)之間的友誼。一個是20世紀最有名的畫家,另一個是美國名詩人及作家,兩人相遇在藝術之都巴黎。雖然一個擅長文字,另一人創作圖像和立體藝術,亦無礙他們惺惺相惜。1904年,斯泰因在巴黎開展了她的公寓文人沙龍:邀請所有藝術家、文人到她家裏聚會,當中包括一些大人物,如塞尚(Cézanne)、馬蒂斯(Matisse)和海明威(Hemingway)。這時的畢加索遇上了同樣法語普通的美國詩人,從此兩人便開展了一段非從屬的關係——創作者與創作者的對談。

這個展的策展人是德布雷(Cecile Debray),身兼首席遺產策展人和巴黎國立畢加索博物館館長,以及藝術史學家克內爾(Assia Quesnel)。一踏進博物館會看到畢加索的畫;《雙手合十的女人》(Femme aux mains jointes)便是其中一幅展場的重點畫像,紀念品店甚至有售賣相關產品。然後,走了一遍這個小小場館,並未看到兩位藝術者有太多的交疊。可能受固有思維影響,總期待看到兩者友誼能在影像上有多點交流或交錯的線索,譬如合照,抑或是畫家為詩人繪畫的畫像等。

筆者於是重新走第二遍,才理解到原來兩者的相似點很微妙:就如初看,並不會看得懂畢加索的抽象畫的人像,細看之下,發現一隻眼睛跟一隻耳朵,可以勉強看得出一個男子的肖像。當中最有意思的是一段斯泰因的《如果我告訴他,畢加索的完整肖像》(If I Told Him: A Completed Portrait of Picasso)節錄,大致譯文如下:完全模仿去模仿到完全相似令完美模仿能夠成為完美模仿。完全是在模仿,完美模仿,完全、完美模仿。因為。所以。(Exact resemblance to exact resemblance the exact resemblance as exact as a resemblance, exactly as resembling, exactly resembling, exactly in resemblance exactly a resemblance, exactly and resemblance. For this is so. Because.)從以上引文中,可以看到單字與事物、存在和情感相關的意義和傳遞的能力,重新組合這些文字,使它們並非簡單的模仿,令文字表達的事物更為立體。這段文字的底下,展場有一段解說:1910年後,斯泰因和畢加索開始着手反思文字或圖像與事物的關係,因而發展出一種實驗性寫作。他們解構詩人的句法和畫家的構圖,慢慢將文字和畫拼貼,漸漸發展成為人熟知的立體主義(cubism)。

斯泰因隨後寫了《溫柔的按鈕》(Tender Buttons),這是一本關於日常生活的散文詩集,儘管加泰隆尼亞畫家畢加索不讀這本書,卻對這本文字作品充滿敬意;他認為斯泰因的文字就是其文學的分身,所以斯泰因的作品又有「文學立體主義」的綽號。兩者看起來像兩條互不重疊的分流,卻在藝術的態度和形態上有着深刻相似的地方。不過可能兩者的關係並不明顯,筆者認為比起攙和很多與斯泰因有交疊的其他藝術家作品,場館能專注展出兩人的作品會更好。

文:塞納河專業投訴員

(一群現居巴黎,愛好法國文史哲、電影和奇聞趣事的怪人)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