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潤南:看清污染體制 邁向環境公義

發佈於

【明報文章】全球氣候危機逼近,「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管治的重大課題。在香港,環境議題近日難得成市民熱話,卻是因為公眾對垃圾徵費新政的不滿。是主事官員對政策執行太樂觀?還是港人太悲觀?政治生態學及環境公義或可幫助社會思考前路,在此拋磚引玉。

環保議題看似「科學」、「中性」,政治生態學及主張環境公義的學者卻從全球經驗看到,不少貌似中立的環保政策,一方面無視現行體制導致的環境危機(例如企業、富有階層產生較多污染),同時忽視社會既有的不公及歧視(如階級、種族、性別等),未能理解政策對弱勢族群的深入影響。結果,環保政策鞏固社會原有不公架構,亦未能針對改善環境議題的核心成因,更重要是令弱勢群體反受壓迫,尤以多重弱勢身分人士(如低收入女性、少數族裔殘障人士)的傷害更大。

配套不足 或對弱勢造成另類傷害

回到香港垃圾徵費,配套不足令基層的減廢及回收負擔過大。環保署計劃首6個月向公屋戶免費提供指定垃圾袋,綜援戶每人每月津貼10元。然而,根據官方《2020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私樓貧窮租戶達1.9萬戶(政策介入後),上述措施幫助微薄。這班草根市民居住環境惡劣,斗室是否有空間做分類回收?而基層婦女工時長,又要照顧老少,回收分類會否加重她們負擔?除金錢外,政策有沒有其他配套協助?以上對社會弱勢而言不單是「不方便」,更可能是另類傷害。

徵費屬定量收費及定額罰款,換言之徵費及罰款支出對基層來說,比例上成更大負擔。然而,究竟是基層還是高收入人士,甚至大企業棄置更多固體廢物?基層如果污染更少,為何比例上又要負擔更多?

其實不少環團如綠色和平,建議加快落實針對生產者責任的法案、減少商品無謂包裝,都有效令減廢責任合理地由社會各界均勻負責。但目前垃圾徵費責任,主要落在消費者層面。

污染問題背後 是全球政經體制

此外,不少網上留言亦質疑及嘲諷近年環保思潮「離地」。不少支持環保的友好對此灰心,我近來卻逐漸理解這犬儒態度,認為與上述環境公義問題得不到伸張有關。在全球層面而言,掌有更多社會資源的大企業和富有階層產生更多污染;惟不少政府都將環保責任歸咎於市民生活習慣,普通人難免感到不服。

宏觀角度看,毋須高深學術訓練,普通人都看到氣候變化和污染,跟經濟生產有直接關係,背後就是利潤優先的全球政治經濟體制。市民一方面被鼓勵日夜消費促進經濟,但又要努力減少廢物,矛盾重重。面對龐大體制問題,普通人難免覺得無力。

最後,環境公義理論主張人類必須正視現行政治經濟體制所造成的環境危機及不公義,並追求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垃圾徵費引起的討論,正顯示環境公義的重要。我相信港人有能力看清制度問題,朝環境公義邁進,因為港人公民質素一向備受讚譽,亦不乏熱愛環境、無私奉獻的人。今次新政是否反映港人過分悲觀?自有公論。

作者是倫敦大學學院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碩士生、前環境調查記者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潤南]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