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江玉歡:垃圾徵費究竟「徵」的是什麼

發佈於

【明報文章】近段時間,關於本地垃圾徵費(又稱「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話題甚囂塵上。特區政府推出垃圾徵費政策,並非一時興起、突然為之——早在2021年8月26日,《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便以37票贊成、1票反對,於立法會三讀通過。時任環境局長黃錦星表示,政府設立為期18個月的準備期。

最初計劃原定去年底推行,惟局方當時考慮到前線人手不足等因素,決定押後至今年4月1日推行。今年1月起,政府開始宣傳有關措施,引起社會各界熱議,最終再度押後至8月1日。

準備期宣傳教育 恍似「啞火」

誠然,環顧全世界,任何涉及向市民收費的政策,在推行之初都並非易事。港府計劃推行垃圾徵費遇阻,也許有人會說並不意外。但此次政策除了上述市民對收費措施有天然的抵觸情緒之外,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政府雖然曾提出18個月準備期,但市民普遍實際聞及該政策卻是在近一個月。在一年半的所謂準備期內,政府前期宣傳、公眾教育像「啞火」一般,並無聲息。近期突然大事宣傳,對全港市民殺了個措手不及。

能否成功推廣一個新政策,是考驗政府與市民溝通效率的重要課題。恰當、正確、科學及高效的溝通,能大大提高政策成功的可能。這個過程中,政府不僅要考慮政策本身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更要將市民的參與和理解放在優先位置。此次垃圾徵費政策推出受阻,反映了政府在該方面明顯不足,也是當局行政一直欠缺的部分。

放在全球來看,垃圾徵費是大勢所趨,是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香港也不例外。只是,本港的高城市密度和狹小空間,確實可能增加了推行垃圾徵費政策的難度,也會不可避免地對市民生活帶來一些麻煩,這是市民普遍擔憂的重點之一。

然而若政府只說收費,不說為何收費;只說環保重要,不說環保為何重要;只說政府垃圾袋如何好,不幫忙解決市民心中憂慮,那麼推遲4個月施行該政策,只會是其走向失敗的第一步。

借鑑德國經驗 結合本地實况

垃圾徵費或類似政策,在全球範圍都有一些實施例子,港府大可廣泛借鑑。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具體政策可能不同,但大致目標通常是促使人們減少產生垃圾、加強垃圾分類和提高回收率。德國自1904年開始實施垃圾分類,是最早實行垃圾分類的國家之一,也是實施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據統計,目前德國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65.6%,成為全球垃圾分類水平最高的國家。

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僅僅靠前端分類是行不通。德國不僅推行前端分類回收,後端也有完善的分類處理系統。據統計(截至2019年),德國共有逾1.5萬個垃圾處理設施,其中包括1049個垃圾分選廠、167個焚燒廠、705個垃圾能源發電廠、58個機械-生物處理廠(MBT廠)、2462個生物處理廠、2172個建築垃圾處理廠。同時,德國政府通過幾十年宣傳教育,才讓人民意識到環保的重要。德國人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垃圾分類的教育,大學也有垃圾處理的相關課程或相關專業,還提供垃圾處理相關培訓項目,培養了大量專業人士。

德國在垃圾管理和資源回收方面的成功經驗,對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例如,德國製造商要支付費用以獲得綠色點標誌,表明它們的產品包裝是可回收,高效管理垃圾源頭;香港可以對本地工廠施以類似規管。德國注重社區參與和教育,通過社區活動和宣傳來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香港可以加強與社區合作,通過教育和社區活動,促使市民更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和減少產生垃圾。德國還廣泛運用智能傳感器和監控系統,提高垃圾箱的使用率和監管效率;香港可以考慮採用類似的技術方法,提升垃圾管理的科技水平。

在借鑑德國經驗的同時,香港也要考慮本地文化、社會結構和經濟狀况,制訂適合本地情况的垃圾徵費和管理政策。同時,與社區和利益相關方的廣泛溝通,也是成功實施垃圾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

香港城市密度大、空間逼仄,社會多元且住房類型各不相同,從垃圾產生到丟棄的各個環節五花八門,這些都構成政府推行垃圾徵費政策確實面對的獨特挑戰。

因此,在常規政策推廣的方法,譬如透明溝通、教育宣傳、漸進實施、獎勵機制和考慮社會經濟狀况等措施之外,政府應當運用更脗合該政策取向和需求的方法,譬如在全港梳理垃圾收費示範項目,在一些社區或地區舉行示範活動,展示垃圾徵費政策的實際效果。通過成功的案例,向市民展示政策可行性,以減少擔憂和批評。

倘交功課心態強推

或造成更惡劣結果

另外,政府應當放低姿態,主動與超市、商家等合作,推動零售業參與垃圾分類和減少塑料包裝,有助建立全社會的環保氛圍。同時,還可運用科學技術讓市民增加對政策的可信度。然而,以公屋智能廚餘機為例,有屋邨居民多次反映,儘管智能廚餘機能快速粉碎廚餘垃圾,但機器數量不足、壞機情况普遍發生,以及鄰近垃圾桶爆滿的問題叢生。如此現象若不改善,要令市民欣然接受垃圾徵費或垃圾分類,想必也是有心卻無力。

總體來說,垃圾徵費通過經濟方式引導市民實踐環保行為,促進垃圾分類和回收,從而實現資源有效利用、減少環境污染,以及提高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平。但若政府僅以「交功課」心態強硬推行政策,缺乏解說,也許會在全社會範圍造成比起「不環保」更惡劣的結果。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江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