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緻茵:垃圾收費——如何避免因快得慢?政策思維需要調整嗎?

發佈於

【明報文章】政府早前宣布垃圾收費將第二度押後推行,延至今年8月1日實施。要說到近年與垃圾收費「屬性」最相近的政策,應是新冠疫症期間實施的「疫苗通行證」了——兩項政策都需要全民配合;也正因為它們牽涉全民,政策實施過程往往會出現各種千奇百怪的情景(scenario)與疑問,相當考驗政策制訂者的預視和解決問題能力。例如,官員剛建議市民用鋸將拖把棍鋸斷後才放入膠袋棄置,就立即有人提出「那光管怎麼辦?光管用鋸的話會爆開」這意想不到的問題。

亦由於政策以全民為對象,要以強迫性(coercive)手段勒令所有人跟從,將涉及高昂成本。政府不可能在市民不主動配合的情况下,只靠執法達到目的。

不過,有別於疫苗通行證,垃圾收費非短期措施;比起疫苗通行證,垃圾收費有更多時間籌備。為何在時間充足的情况下,政策還是需要一拖再拖?在因押後實施而多出的時間裏,除了「解說再解說」之外,政府還應如何把握時間做政策檢討(policy evaluation),從經驗中學習,令施政更暢順?

配套完善度愈高 配合的成本就愈低

要就垃圾收費做檢討,我們可以先思考一個基本問題:若政策成功推行,最ideal(理想)的狀况會是怎樣。垃圾收費目的,是「鼓勵市民減少廢物棄置、增加回收,並一定程度上減少廢物產生」。故此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人人都自動自覺減廢,積極把可重用的都循環再用,或是拿去回收。

先假設人人都願意花時間回收。就算是這樣,目前香港的回收設施與配套(包括回收點和整個回收產業鏈),能否承受突然大增的回收量?還記得去年聖誕期間,某幾個「綠在區區」回收站暫停服務,假期後回收物堆積如山(先不說當中有不能回收的垃圾)。就算人人都是模範市民,回收的需求也難以被滿足。

退一步來說,假設市民會在「付費」與「回收」之間權衡,那麼他們要參與回收的難度有多高?與付費相比,究竟是買指定垃圾袋的成本高,還是回收的成本更高?以最難處理的廚餘為例,環保署正逐步在全港公共屋邨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目標在本年內完成,而目前約三分之一公共屋邨已安裝相關設施。

不過,垃圾收費原定於4月1日起生效,設施安裝速度仍落後於收費措施。環境及生態局長近日回應指,做好所有配套才實行垃圾收費的成本很高。我們的確不必等到有100%配套才開始垃圾收費,但30%的配套,與80%的配套,效果會有很大分別。配套的完善度愈高,市民配合的成本就愈低,道理就是這般簡單。

當回收配套未能方便市民,那麼經濟能力許可的人,或會選擇付費解決問題。有飲食業界人士就指出:在商場的廚餘回收覆蓋率只有六成,加上食肆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食肆「只能用錢解決」問題。結果垃圾沒減少,食肆營運成本卻增加,造成雙輸局面。

當然,環保相關政策不會是「無痛」,因為這些政策的根本意義,是透過引導市民改變習慣,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即使不可能是「無痛」,政府也有責任降低市民配合的難度和成本,總不能「理想地」覺得市民排除萬難都會配合,甚至能夠解決一些連政府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例如食肆廚餘處理)。

比起「減廢」 「減少麻煩」才是城中熱話

綜觀近幾個月討論,很多人都不是把目光放在政策原意,而是在談論:(1)如何減低政策對自己造成的麻煩;(2)如何避免犯法。

就第一點而言,除了回收設施不夠方便,市民都在為8月1日後如何棄置各類奇形怪狀的垃圾而煩惱。筆者的朋友近日就想盡辦法趕及「死線」前搬屋,或與家中物品「斷捨離」。假如很多人都有類似想法,8月1日前垃圾量必然大增(聽說近日「綠在區區」已應接不暇)。

由此引伸而來的,就是官員為了讓市民覺得垃圾收費「不麻煩」,而以退而求其次的方法解說,令市民覺得收費前後的生活「沒有分別」。假如我們只追求一切如常,那垃圾收費豈不是達不到改變生活習慣的目的?

至於第二點,垃圾收費確實把一些法律責任(包括守法和部分執法責任)下放至市民、物管業、清潔工、食肆等持份者。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持份者都把焦點放在「如何避免犯法」上,亦期望從官員口中得到明確的答案(例如物管界非常在意「包底」是否違法)。

持份者有此想法無可厚非,問題是官員曾給出模稜兩可的答案:物管公司不可「包底」,但可購買額外指定膠袋為違規住戶「執手尾」,這做法是「執手尾」而不是「包底」。事實上,政府不建議物管公司為違規住戶「執手尾」,卻又容許他們這樣做。

若政策本身行之有效 執法僅輔助實施

此外,坊間有不少人建議加強執法,例如在屋苑每層後樓梯安裝閉路電視。無止境地增加強制手段,成本效益低之餘,亦極不符政策邏輯。這也反映政策本身改變不了大部分人的行為,需靠極大外在力量使政策實行。筆者有日本朋友就指出,就算垃圾分類在日本已經實施多年,偶然也會有人違規,但違規者只屬少數,執法成本並不高。換言之,當政策本身行之有效,執法只是輔助政策實施。

今年1月上旬起,垃圾收費持份者的聲音蜂擁而至,當中包括一直受忽略的安老業界。這些群起而至的聲音,也許就是政府把垃圾收費延遲的原因。令筆者好奇的是,為何到了垃圾收費實施前3個月,各類奇難雜症才突然進入公眾討論?

翻查環保署資料,署方在10多年前已反覆諮詢;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也曾在10年前舉辦公眾參與活動。像垃圾徵費這類需要全城參與的政策,「公眾參與」本身就是所謂「解說」與「示範」(即公眾教育)的過程,也是令潛在問題預先浮面的時機。

很多人或會以為,公民參與會拖慢政策,但事實正好相反——這一步做不好,反而會令政策因快得慢,導致問題在政策推行後才被發現,影響管治威信。

雖然當局曾就垃圾徵費開展公眾參與,但政策拖得太久,市民對「曾被諮詢」未必有太多記憶;加上諮詢的重點是如何收費,近日才出現的奇難雜症似乎當時未有被發掘出來。歸根究柢,若不在短時間內解決政策本身的不足,那無論官員在8月1日前怎樣「解說」,問題都不會迎刃而解。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