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葉竣然:淺談香港與西方制裁制度的關係

發佈於

【明報文章】筆者前陣子與一名會計業高層午飯,席間談起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風險。他神態自若,認為公司不怕對俄制裁,因香港法律只承認來自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的制裁措施;而西方對俄的單邊制裁,由於無安理會授權,香港不承認。他認為自己公司在港註冊,故毋須理會有關俄國的制裁措施。

我聽得莫名其妙,因為作為一名專業界別的高層,對制裁的理解未免過於片面。我於是喝一啖茶,向他徐徐道來西方制裁與香港的關係。

他的見解某程度上是對的。據本港《聯合國制裁條例》和《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香港只會執行安理會通過的制裁措施,並對由安理會指定為恐怖分子及其聯繫者實施一系列管制措施。至於美國單邊制裁,在港無任何法律效力,換言之我這名朋友的確無法律責任去配合美國制裁。

港不承認西方單邊制裁 惟影響無處不在

然而這只是故事的一小部分。若這朋友對西方制裁有多點認識,大概會知道西方(主要是美國)的制裁即便在香港法律框架下不被承認,但其影響在各行各業已無處不在。例如去年6月,美國財政部官員曾來港會見各大中外資銀行代表及香港金管局官員,要求協助查明美國高科技產品是否有通過香港作為中轉站轉運往俄國。這舉動即是要求港府和在港金融銀行機構,配合執行美國制裁。及後在今年1月,美國財政部再次派員來港主持會議並續向各大銀行施壓,要求加大力度審查交易,以封殺對俄貿易。

間接制裁 波及香港

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在中美角力中處於風口浪尖,屢被西方制裁波及。以美國為例,香港面對的西方單邊制裁主要分為直接和間接:直接制裁指美國對在港人士、註冊企業和組織施以制裁,例如這幾年來美國對香港官員的制裁。另外,有不少在港企業因被用作規避美國的禁運措施,而被美方一併制裁。例如去年12月美國宣布制裁名叫Hans De Geetere的比利時商人,及跟其有連繫的國際企業網絡,指控他為俄國購買軍事電子產品;被連帶制裁的企業網絡中,就包括一間名為M and S Trading的香港公司。

間接制裁則是指美國非針對香港、但制裁範圍會影響香港各行各業的制裁措施;其中一個大項與貿易有關。例如由於美國單方面不再承認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對中國的一切出口管制都會自動對港一體生效。

雖然這些出口管制大多不會對本港市民產生巨大影響,但或多或少總會帶來生活各種不便。例如最近一次美國對華收緊電腦顯示卡的出口管制,則包括了電競界現時最高階的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管制消息一出,這顯示卡在香港各大電腦商場的身價立刻倍升,令一眾玩家難以負擔。

另一類間接制裁的影響,是來自美國獨有的所謂「二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

首先,制裁主要是限制本國國民和企業與被制裁目標的往來。例如中國大陸制裁對台售武的美國波音公司,就明確限制中國大陸國民和企業與波音公司的商業往來。

二級制裁則不然,簡單來說就是美國要求即使交易不涉及美國人和企業為交易主體,交易不牽涉美國產品或超過美國技術和產品含量特定比例的貨物,或使用到美國銀行金融系統,都被要求遵守美國制裁法規,否則美國也會一併制裁被認為是違反了二級制裁的相關人等、組織和企業。

學院未足夠重視制裁議題

必影響各界評估風險能力

制裁已經是當今國際關係上最常用的外交工具,例如美國應對國際事件時,大多是刀槍未動而制裁先發。可以預料,香港在中美角力下,未來要面對的制裁問題只會愈趨複雜。

就筆者所見,香港金融、會計等專業界別近年也開始着手開展制裁相關培訓;反觀主力為香港輸人才的各大高等院校,有開辦制裁相關課程者乏善可陳。更甚者,各校的政治學系對制裁這個國際政治經濟學的重要題目,竟然無提供任何相關課程。學院對制裁議題的重視程度與香港正面對的國際政治環境的落差之大,長遠勢必影響香港各行業評估國際政治風險的能力。

講罷,那會計朋友聽完我分享,斂容屏氣,沉吟片刻,終於領悟西方制裁對港的影響,確實是千絲萬縷。

作者是國際政治評論員、合規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葉竣然]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