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趙永佳、李柏慰、張珈瑜:中醫與基層醫療發展:八方獻策 聚力向前

發佈於

【明報文章】政府近年着力推廣基層醫療,2022年底公布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下稱《藍圖》)顯示,當局有意透過公私營合作,整合社區內的專業人員,包括擅長「治未病」的中醫,改善市民健康。去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亦透露,政府有意加強中西醫在臨牀治療的合作,如把老年退化性的疾病等,加入中西醫協作計劃的指定病種,並將於2025年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

中醫藥業主要服務於私營市場,關於它如何參與以西醫為主導的公營醫療體系,目前仍停留在探索階段。而強調整合社區醫療資源的基層醫療,正可作為我們思考中醫藥業未來發展路向的契機。

為此,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在去年8月舉辦第一次中醫專業發展對話平台,活動邀請4位嘉賓回顧社區現有中醫服務,探討中西協作方式,回應《藍圖》的倡議;同年11月舉辦另一次網上研討會,延伸上述兩個討論方向,探討中醫參與基層醫療的具體路徑。是次研討會有幸邀請到3位嘉賓,分別是中醫藥發展基金諮詢委員會李凱平博士、中大鍾志豪教授,及明醫館中醫診所張懿松醫師。本文將歸納講者的關鍵論點,期望向業界和公眾傳播《藍圖》的建議及不同持份者的主張,促進討論。

借鑑內地與美國經驗

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本身亦是中醫師的鍾志豪教授,認為香港應建構一個保留中醫優勢、以實證為本的醫療系統。政府現已出版6份基層醫療參考概覽,包括常見的糖尿病和高血壓,作為醫療專業人員的通用參考。《藍圖》提到將擴展參考概覽,並探討中醫在參考概覽中的參與。以訂立參考概覽切入,借鏡內地和美國在整合中西醫療資源的政策,鍾教授點出兩個醫療系統的差異和利弊,帶出如何在基層醫療實施和發揮中醫藥的啟示。

美國的策略是為有實證支持的補充療法(complementary therapies)打好基礎,先透過科學研究證實不同療法的成效,然後在公共衛生和常規醫療服務層面上,推動有實證支持的療法。內地則透過整合臨牀研究和中醫專家意見,制定臨牀指南,推動標準化治療。鍾教授認為美國經驗的價值在於,其演示如何在不同層面逐步將中醫治療放置在以西醫為主的框架;內地經驗則說明中醫臨牀研究的普及,如何提升中醫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兩國政策的不足之處,亦能為香港所借鑑。在美國,即使西醫指南建議將針灸等非藥物療法作為治療慢性腰背痛的第一線療法,但實際上在西醫主導的醫療機構向中醫轉介病人,並非普遍。套用到本港基層醫療,如何通過地區康健中心的註冊護士轉介,連接到私營市場的中醫、西醫甚至物理治療師,箇中的法律制度和監管,將變得更複雜。

然而,於內地即使在國策推行下,只有半數前線醫師會使用臨牀指南。究其原因,在於支撐指南的隨機對照試驗不足以令人信服,導致醫師更傾向於專家經驗。鍾教授提到,本港尚未就前線醫療人員使用參考概覽的情况做研究,內地的情况正提醒我們,作為文本依據的臨牀研究數據的重要。

推進實證研究和實施研究

鍾教授強調香港在參考各地模式的同時,亦需推進實證研究及實施研究(implementation research),先將有臨牀數據支持的病症,帶到基層醫療層面試驗,摸索如何實施臨牀框架,再逐步擴展至其他病種,從而建構適用於本地的基層醫療模式。

另一方面,《藍圖》提到將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篩查及跟進糖尿病、高血壓或血糖偏高者。本地業界有聲音認為,中醫在管理及治療慢性病上有優勢,「慢病共治」理念與中醫「治未病」概念亦有相通地方,引伸出中醫參與慢病共治的討論。李凱平博士就以此作切入點,指出中醫與西醫在思維上的區別,從而帶出中醫主體性在於建立屬於中醫的基層醫療系統、指標和轉介方式。

承認中西醫差異

西醫的「慢性病」是指持續發病,或隨時間推移發展的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李博士指出中醫的「治未病」則可以有兩種定義:第一種是病人未覺身體不適,但已能夠從其面色、脈象等看出發病先兆;第二種為病人已有不適,需阻止疾病繼續發展。李博士繼而指出中西醫理論思維的差異:西醫是以血壓、血糖等數值作為檢測指標,以數值是否達標、結構是否正常作為健康標準;而中醫主要看「天地人」的關係、陰陽和五行,根據脈象、面色判斷人是否合乎天地陰陽四時變化的規律,作為會否發病的準則。

可見,西醫「慢性病」跟中醫「治未病」並非完全相通的概念,以西醫檢測指標衡量中醫的預防成效,在實行上有一定程度的困難。

承認雙方的差異是第一步,惟李博士不反對跨專業合作。他進一步提出中西醫溝通合作的方案,應是先建立屬於中醫的基層醫療系統,以中醫檢測指標如面色、脈象建立自己的體系,病情嚴重的病人作轉介,有先兆的則「治未病」,沒有病痛者則輔以養生健康的生活方法,向公眾宣傳中醫特色,再與其他專業合作、培訓和轉介,從而發揮中醫優勢。

承接李博士強調中醫優勢,張懿松醫師點出中醫特點在於其全面的整體觀,在治病以外,中醫的角色是健康倡導者。張醫師認為中醫對基層醫療的優勢有二:第一,人力資源充足,目前約有8000名註冊中醫,除了可做臨牀治療,亦有餘力撥出人力資源開展健康教育、前線評估、預防等「治未病」工作;第二,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整體觀,既能用於臨牀治療,亦適合用在前線評估市民整體狀况,向市民提供改善生活作息的意見。張醫師強調中醫師不單能夠治病,更可作為市民的健康統籌。既然中醫擅長應對基層醫療的需求,更應善用是次機會,作為融入本港醫療制度的切入點,延伸至跟其他醫療專業互相合作,改善整個醫療體系。

冀政府更廣泛諮詢業界意見

作為私營部門的一分子,張醫師強調私人執業中醫師的參與,在推動基層醫療發展上必不可缺。如鍾教授提及的科學研究數據以外,政府亦有意將「醫健通」提升為健康數據雲端數據庫,協助醫學臨牀研究和政策制訂。張醫師認為主動登記醫健通等電子健康紀錄系統,已是參與基層醫療最直接、具體的第一步。其次,醫師可通過座談會、諮詢會或各中醫學會等渠道,就制訂政策提供意見,當然還有積極向大眾推廣中醫知識。

3位講者有不同的執業背景,並以不同角度探討中醫藥業如何參與基層醫療,繼而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然而他們均強調要保持中醫主體性,建立適用於本港醫療環境的醫療系統,並異口同聲指出中醫藥發展非一蹴而就,重中之重當為中醫藥業界的參與。我們希望有關當局將來能夠更廣泛諮詢中醫業界意見,並調動其積極性,好讓本港基層醫療體系發展能邁步向前。

(以下連結可查閱3位講者的完整分享:shorturl.at/ryzSY)

作者趙永佳是教大社會學講座教授,李柏慰、張珈瑜是教大香港研究學院研究助理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趙永佳、李柏慰、張珈瑜]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