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立峯:不清楚的是什麼? 談垃圾徵費的社會討論

發佈於

【明報文章】垃圾徵費政策本來於今年4月1日實施,但上月19日,特區政府突然押後政策的實施日期至8月1日,提出的理由是爭取時間向公眾做更多解說、宣傳和教育工作。

但垃圾徵費不是一個新議題,相關討論在香港社會有超過10年歷史,立法也是2021年的事。到底有什麼是一直解釋得不清楚,但多4個月則會可以解釋得更清楚的呢?

垃圾徵費政策的原意和框架,本身不是那麼難以理解的事。對一般市民而言,總之就是扔掉家中的垃圾要用指定垃圾袋;若是因體積問題而垃圾袋放不下的,則要貼上11元的標籤。徵費的目標不是金錢本身,而是建立金錢上的誘因推動市民改變生活習慣,少製造垃圾和多點參與回收。所以,政府的口號也是「多回收、揼少啲、慳多啲」。

「不清楚」只是籠統說法

一個影響市民日常生活的政策出爐,媒體也自然會製作各種各樣「懶人包」,或以「一文睇清」作為標題的文章。那麼,為什麼市民好像還是搞得不清楚,以致官員在壓力下說出「清不清楚好多時候是看你自己想不想弄清楚」這種言論?

其實,「不清楚」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在之前幾個星期裏,社會提出的各種疑問很多都並不是建基於不了解。相反,如果市民完全不了解垃圾徵費方式的框架,有些問題是問不出來的,「地拖掍」就是其中一個很好例子。

一個市民要問得出如何處理地拖掍,他首先要了解徵費方式分為通過買垃圾袋來處理的一般垃圾,及以貼標籤來處理的大型垃圾兩種。在這個基礎上,市民才會想到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要處理一些因形狀或其他問題而放不進垃圾袋,卻又在常識中不能算「大型」的廢物。以「地拖棍」為例子,只是把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更容易引起市民共鳴。相關部門和官員在政策制訂過程中,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沒有,那就是所謂的「離地」,即思考過程完全沒有想過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各種處境;如果有,就應該要有比「用鋸鋸斷」更好的答案吧。

市民聽過解釋 或會提出更準確問題

進一步說,就算一些市民在開始時真的不太了解垃圾徵費原意及框架,也不能預期他們在聽了政府或媒體解釋之後,就會完全明白。也有可能的情况是,市民聽過解釋之後,會提出更準確和切中核心的問題。

在這一輪討論中,最明顯的就是關於各種「配套」的問題。在較早時候,可能有市民質疑政府為錢行事;到政府澄清政策原意是源頭減廢、是引導市民少製造垃圾及將廢物分類處理,市民會想到「下一步」的問題,就是市面上有沒有足夠的垃圾回收地點和設施?要處理廚餘,市面上有沒有足夠機器?

筆者每個月會客串做一晚電台聽眾節目,上次是1月26日,政府公布押後推行垃圾徵費約一個星期之後。像垃圾徵費這種影響日常生活的事情,往往會吸引不少聽眾打電話到節目發表意見,該晚亦然。而好幾名發表意見的聽眾,都沒有質疑垃圾徵費本身,而是不約而同談到配套問題,其中可見輿論的走向。

配套不止設施 也包括政策

其實,社會就着徵費討論到這個階段,實際指向的就是各種各樣「配套」。所謂配套,不止包括像廚餘機這種物質性的設施,也包括其他相關政策。例如有市民擔心垃圾收費會使基層長者在家中堆積垃圾;這可能只是個假設狀况,但背後指向的是如何減輕基層長者的經濟壓力。又例如有市民指,商店和餐廳使用的包裝和餐具等可能不必要地多;這背後指向的是生產者自付的問題。

在各種各樣的配套問題上,有些是政府現時已有準備的,有些則的確是準備不足的。涉及後者時,那就不止是解釋得清楚不清楚的問題了。環境局長謝展寰說,政府不能等到有百分百的配套才執行政策。但到8月1日,配套的建立也一定要到達一個合理水平吧。那麼政府眼中的合理水平是什麼?之後的配套工作會如何繼續?那大概是當下不少市民心裏感到不清楚的地方。

社會討論和媒體批評,有時候不一定可以即時把所有問題搞清楚;但至少應該可以做到的,是搞清楚「不清楚的地方」在哪裏:有時候缺乏的是解釋,有時候是政策本身或推動政策的工作有不足之處。

市民和媒體的注意力集中度(attention span),都是有限的。兩三個星期過去,大家的關注點已經轉向《基本法》第23條立法;然後,近日再變為因國際足球友誼賽而產生的爭議。但在垃圾徵費正式實施前,媒體和市民的關注度還是會回來的。問題是到了下一次垃圾徵費成為焦點的時候,政策準備和配套工作做得有多充分。

輿論「太友善」 官員或更易偏離民情常識

最後,還是想回到官員們的失言——不是要執著幾句說得不恰當的話,而是想指出香港的輿論場現狀。在那些年的媒體世界中,官員要面對尖銳的記者,媒體有一針見血的評論員(胡說八道的固然也有),大氣電波裏和網絡上有吵鬧的民意,議事廳裏有毫不客氣的反對派;官員的失言,往往是面對這些壓力時一時失控而出現的。

今時今日,記者的提問不會太尖銳,媒體評論員都客客氣氣的,反對派消失了。今次環保署長的失言,來自一次建制媒體刊登的專訪中。而從「包底」變「執手尾」,「鋸斷地拖」,再到「不想弄清楚所以不清楚」,是幾天之內的事。印象中,一個官員講錯話不算罕見;但幾名官員就着同一政策在幾天之內輪流講錯,則是罕見的。

輿論環境「太友善」,是不是到頭來會令公眾人物和官員更容易說錯話?在一個輿論批判力量隨時整裝待發的環境中,官員一旦失言,受到的指摘會強烈很多;但也因此,官員可能更加小心翼翼,也較可能會意識到民情走向。惟當輿論場變得非常友善時,官員的想法和說話可能更容易偏離民情及常識。到頭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也難以得到改善。

作者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立峯]

繼續閱讀
贊助商